日本经济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难题

日本内阁府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幅为1.5%,按年率计算增幅达6%。虽然数据看似亮眼,但多名经济学家指出,由于内需持续疲软,日本经济复苏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难题。

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个人消费环比下降0.5%,企业设备投资增幅为零;出口环比增长3.2%,进口环比下降4.3%。从内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来看,外需的贡献为1.8个百分点,内需的贡献为负0.3个百分点。

专家指出,虽然二季度出口环比增长3.2%,但这一增幅建立在一季度出口下滑3.8%的基础上,因此只能说出口下滑趋势得到扭转。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因素是实际进口减少。实际进口越少,进出口相抵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但进口下降,对日本经济来说实际上意味着国内需求疲软。

日本庆应大学教授白井小百合指出,除了医疗费和通讯费,日本家庭消费中很多项目开支都还没有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特别是食品开支,自2020年以来持续缩减。家庭消费负增长、企业投资疲软,使得很多企业面对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时,难以向下游完全转嫁成本,经营因此陷入困境。

内需不足,特别是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个人消费疲软是日本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复苏的主要原因。尽管日本疫情限制措施已全部取消,但是消费领域始终未出现各界期待的“报复式反弹”。究其原因,在于民众实际收入涨幅远不及物价涨幅,导致实际收入下降,进而拖累家庭实际消费减少。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为连续22个月同比上升。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6月日本实际工资收入同比下降1.6%,为连续15个月同比减少。

根据总务省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扣除物价因素,6月日本实际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降4.2%,连续第四个月同比下滑。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强调,虽然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5个月超过2%的通胀目标,但是考虑到需求依然低迷,央行目前对稳定、可持续地实现通胀目标并没有信心,这是现阶段仍需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本原因。

7月下旬以来,日本内阁府和央行先后下调了对本财年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期,二者均认为本财年日本实际GDP增幅或仅为1.3%。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