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山东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沿黄地区发展

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率先突破作出示范

山东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沿黄地区发展





□记者 王建 报道

济南讯 黄河干流山东段流经的25县(市、区),是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8个方面30条措施,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率先突破、作出示范。

“《政策措施》坚持效果导向,把沿黄25县(市、区)在防洪安澜、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作为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省发展改革委黄河战略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黄河流域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政策措施》提出推进黄河干流治理、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打造黄河长久安澜样板带。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政策措施》提出推动深度节水控水,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要求加强水资源监管,提高农业节水成效,完善工业节水机制,提升城乡节水水平。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构筑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政策措施》提出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镇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5条政策措施。

黄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政策措施》从强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三个方面,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围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政策措施》提出加强重大产业研发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两高”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能源结构有序调整6条政策措施。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政策措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强乡村旅游,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

黄河流域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政策措施》聚焦补齐短板弱项,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出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在组织实施方面,《政策措施》提出健全推进机制,建立支持沿黄地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跨区域、跨领域重大问题,加强对沿黄地区的财政支持,并强化金融支持和用地保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