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和发展大运河德州段

记者:德州段古运河文化项目正在编制规划,请问您对此有何建议?

单霁翔:大运河德州段在中国大运河中极具特色,既有京杭大运河又有隋唐大运河,沿线河道在较少人工干预的前提下,能够完美实现控制河水流速,保证行船、泄洪等功能的实现,充分体现了古代的工程智慧和科学智慧。保护规划的制定就是要保护这些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地再现历史。坚持“保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走一条健康的保护之路,使大运河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愿意接近大运河,在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和建设的同时享受大运河。

记者: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大运河的文脉?

单霁翔:大运河的保护和过去的文物保护有很大的区别,一是要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保护;二是要保护那些动态的、活态的东西;三是保护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古代,而且要包括近代、现代、当代的;四是要点线面结合保护,包括大运河商品贸易、人口交流、文化交流的廊道;五是不仅要保护好宫殿建筑、寺庙建筑等文物,还要保护好大运河沿线的工业遗产,还有那些寄托乡愁的老字号;六是不仅要保护物质要素,还要保护非物质要素。

这些已经是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是综合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巨系统。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传承。将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将其完整地、健康地、真实地保护好并融入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完善,使它有尊严地走向未来,让我们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德州应该深入研究大运河的价值,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利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记者:打造运河沿岸文旅线路,德州有哪些沿岸其他城市的经验可以借鉴?

单霁翔:以故宫为例,故宫有6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位老人,但在历史长河、在中华文明中,它又是年轻的。我们致力于把健康的故宫,有青春感地带入年轻人的现代的生活。把封闭的变成开放的,把远离人们生活的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年轻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变成年轻人纷纷流连忘返的打卡地。

大运河也是一样,大运河2500年,世世代代运河两岸的老百姓对运河最有感情。如果让运河越来越美好,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大家都能够从喧嚣的大城市到运河边上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那么运河周边的民众就会更有自豪感,同时也会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保护的目标,要动态地造福我们的今天。

记者:这次《万里走单骑》来到德州,您将准备体验南运河德州段的哪些方面?

单霁翔:从古至今,运河早已与德州沿岸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万里走单骑》第三季来到德州,将在节目中呈现南运河德州段的特点,同时介绍南运河德州段的申遗、保护过程,希望通过节目把大运河的魅力、把大运河的远景、把人们的期待告诉世界,从而引发观众和岁月共鸣的默契,塑造大众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认知,激发大众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