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嫌疑人23名,查明受害人300余名,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明凯)
考前提供答案,考后更改分数,包考包过真的靠谱吗?近日,武城县公安局捣毁一个特大“网络考证”诈骗团伙,现场扣押作案电脑17台、手机29部、档案资料一宗、涉案车辆2辆、冻结资金2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查明受害人300余名,涉及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带破外地案件300余起。
2020年5月,武城县居民曲女士准备办理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等证书兼职,在网上联系到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登记了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微信号等信息。
该公司工作人员承诺为其辅助报名考试、考前提供答案、考后更改考试分数,曲女士向该公司转账课程费用后,对方又告诉曲女士,该公司可以动用所谓“人脉”,帮助曲女士寻找到优质单位挂靠其证书,让其“躺平也能赚钱”。
就这样,在对方的诱导下,曲女士先后因“升级课程”“找优质单位关系”“追加相关证书”等共计向对方转账金额达18万余元。今年3月底,当曲女士再次向对方询问办证进度时,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于是立即来到武城县公安局报警。
武城县公安局接警后,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对曲女士提供的关键信息进行核查,发现整个诈骗行为环环相扣、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确、资金转移速度极快,很有可能为团伙作案。
通过进一步循线深挖,民警发现该公司以辅助报名考试、考前提供答案、考后更改考试分数、办理证书后提供企业兼职等名义,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投放广告链接,引诱被害人点击填写个人信息,并运用所谓职业资格证书的固定话术,营造出只要逐步升级学历、捆绑办证,就能挂靠优质单位赚“大钱”的假象。
通过扩线侦查,专案组明确了该团伙的人员架构及职责分工。至此,一个盘踞在某省的“网络考证”诈骗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专案组民警迅速赶赴外省,发现该团伙所处的写字楼环境较为复杂。犯罪嫌疑人异常警觉,办公地点经常更换,经过长达半个月的侦查,民警最终摸清了犯罪团伙的活动规律以及藏匿窝点。
今年7月,在当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民警展开抓捕行动。目前,该团伙23名犯罪嫌疑人已抓获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