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济南报道
7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近年来,山东坚持“治保用”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罗辉介绍,2021年,山东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13.1个百分点,在历史性消除劣Ⅴ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地消除了Ⅴ类水体。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同比改善良好势头。
发布会现场
其中,山东坚持重点领域、重点流域精准科学治理,强化源头污染防治。全面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协同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保障黄河干流水质稳定,实施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三年计划,连续两年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精准科学治污成效显著。
同时,坚持水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并举,提升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启动实施人工湿地建设运行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黄河长平滩区入黄支流“一河口一湿地”格局。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拟定了《山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1.37万个农村水源地全部划定了保护区或保护范围。
持续完善配套保障机制,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压实各级河湖长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领导责任,以“河长制”促“河长治”。除了与河南省签订省级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