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通过“共富型”大救助体系、“数字养老”、“善治”社区建设以及殡葬改革等多项工作的推进持续提升兜底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已录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22万人。
我市持续提升兜底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已对自付医疗超过2万元、脱贫不稳定户、慢性病等共计2.3万人开展摸排,将脱贫不稳定户61人、边缘易致贫户237人纳入低保,脱贫不稳定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22人纳入特困供养。
为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水平,市民政局在主城区深入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60周岁以上四类特殊老年群体,每人每月免费享受15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并选取262处一星级农村幸福院建设“暖心食堂”,目前正在做配餐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全市改造提升敬老院20余处。
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底前,我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将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明慧 通讯员 刘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