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发,乐陵市上万名志愿者闻令而动
为居民送生活物资
社区工作人员变身“移动场所码”
上门为行动不便居民作核酸采样
爱心企业捐赠抗疫物资
热心居民为志愿者送饭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胥爱珍通讯员张梓琪龙晓峰刘蔷薇
“我参加,我当过志愿者,我有经验。”“我能吃苦!我也要参加。”“让我来!我是党员!”……5月1日,面对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乐陵市委宣传部、乐陵团市委迅速发出“志愿者招募令”,招募公告一出,各界志愿者纷纷响应,积极投身防疫一线。截至目前,全市参与防疫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累计达17828人次。
他们是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她们是母亲,是孩子的保护伞;他们是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此时此刻,他们都是志愿者,用点点微光汇聚成文明力量,与广大党员干部一同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生命比雕刻生命更美。”说这话的是志愿者姚文喜。姚文喜是乐陵著名的玉石雕刻手艺人,在他的精雕细琢下,一块块看似普通的石料,时而成雄鸡振翅啼鸣,时而作喜鹊花间畅游。面对突发的疫情,令姚文喜专心致志的不是手里的刻刀和玉石,而是手里预约核酸检测的二维码。在看到志愿者招募令后,50岁的姚文喜毫不犹豫地放下刻刀,披上“红甲”,和众多志愿者站在防疫一线。“手拿刻刀,我是传承玉石雕刻传统工艺的手艺人;穿上红马甲参加防疫,我是传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传统美德的志愿者!”他自豪地说。
志愿者队伍中,从不缺乏青年人的身影。烟台大学大三学生、“00后”李梦琦,在看到招募令后内心十分激动,因为受疫情影响还未开学,在与家人商量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在乐陵市财富小区,她身穿防护服在人群中维持秩序、测量体温、耐心解释预约流程,汗水在防护服里密密流淌,但是李梦琦的心里却十分充实。她动情地说:“以前是家乡守护我,现在换我来守护家乡!能够参与到守护家园一线,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社会实践’!”
进了乐陵“门”,就是乐陵人,热心的外地人也加入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德州的王先生一个月前自驾开车几十公里来到女朋友小雪的家乡乐陵,打算和女朋友一起回家见见父母,看到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小雪跟王先生商量一起去当志愿者。两人一拍即合,通过招募来到泰山现代城小区成为防疫志愿者,小雪被分配去帮助老人手机预约核酸检测,老人年纪大,听不清,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嗓子都哑了,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能够跟他一起成为志愿者,为家乡做点事,是最浪漫的事。”她开心地说。
返回老家探亲的“双警夫妻”回来了,身着藏蓝奔赴一线;社区工作人员上阵了,化身“移动场所码”,方便市民扫码登记;爱心企业纷纷解囊,捐赠物资助力疫情防控;各单位人员深入共驻共建小区为行动不便居民入户采样……原本热闹的街头,变得格外清冷,但在清冷的背后,每一个平凡人的挺身而出,让一切还是那么井然有序。
微光擎“火炬”,细流汇“江海”。一名志愿者就是一点星火,一批志愿者便成为燎原之势的抗疫力量。在枣乡大地,处处可见的志愿者,处处涌动的志愿红,正点燃大爱的文明之炬,传递着爱心、传播着希望,激励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