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去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35万平方公里

新华社太原1月17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16日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去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实施一批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集中连片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35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强度大为减轻,黄河入河泥沙量大幅度减少。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而,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曾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达到10.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2.6%,年入黄河泥沙量3.66亿吨,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山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西省投入6亿多元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各级水利部门整合各行各业项目资金,集中连片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区。在晋北风沙区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在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垣沟壑区实施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坝滩联治等工程项目,在太行山土石山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全省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速推进。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连续治理,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到5.54万平方公里左右,省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也减少到3万多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强度大为减轻,黄河入河泥沙量也大幅度减少。下一步山西将持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让更多的“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