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具体表现为把党员干部有效组织起来的凝聚力和把群众动员起来进而完成既定目标的战斗力。回顾百年党史,可以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提升发展的脉络,吸取成功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在建构中得到彰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革命胜利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分不开的。其战斗堡垒作用主要基于其组织力建设的三个特点:一是建党伊始,我们党就重视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二是高度重视思想建党;三是主要通过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等民生问题赢得农民的组织向心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组织力在组织建立健全和制度完善中得以提升,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延伸。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加强农村党支部的民主制度建设等措施使党员质量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同时,我们党紧密围绕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和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开展工作,取得了农民的信任和依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到农村税费改革前,党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又有了很大提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改善了农民生活状况;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提升自身组织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调整和改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农村党建责任制,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等。

农村税费改革至今,农村党组织建设在创新中不断突破。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越来越明晰,就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二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载体。比如山东等地探索出了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做法,解决了党组织服务农民没有抓手的问题。三是创新领导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的管理方法。实践中,多地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行了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此外,我们党还采取调整选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等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四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农民合作社的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发展的重要模式。新时代,各地在实践中还探索出了在乡镇(街道)管区设立党总支的做法。五是创新基层党建的领导体制。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

历史梳理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围绕农村发展来进行自身组织力的提升,并通过自身组织力提升反过来促进农村发展。这是一条基本指针和基本经验。具体来说,党组织自身组织力提升的基本着力点有四:一是建强队伍,激活人这个关键要素;二是优化党组织设置,提升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力;三是抓住制度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因素;四是重视农村党建责任制、上下联动等体制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提升党组织组织群众的能力则应紧紧扭住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在制定正确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合理界定职能定位、创新载体、完善制度机制上发力。 

□李荣梅(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