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残联收到山东协和学院一名残疾大学生来信——感谢党委政府感谢家乡好人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石少军通讯员崔志华)“感谢党委政府,感谢残联,感谢家乡好人。 ”6月28日,县残联收到一封来自山东协和学院残疾女大学生孟金燕的来信,信中字字含情,句句声咽,读罢令人动容。“享受党委政府照顾已经好多年,是国家的好政策和全社会的帮助,给我了勇敢前行的希望。”今年20岁的孟金燕是晏城街道办事处孟井村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父亲智障,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和脑血栓,身边只有一个健康但年迈的奶奶。她身残志坚,凭着顽强的毅力,去年考上山东协和学院,县残联送来6000元钱助学金。“每一块钱,对我家来说,都是救命钱。 ”6月30日,孟金燕正在家备战期末考试,之所以写这封信,她说其实酝酿已久,最近又有一件事让她感动不已。

就在大约10天前,县残联带着一位残疾青年企业家来到家中。企业家苟延超是晏城街道苟庄村人,在济南、泰安、禹城都开了保温材料公司,今年初被评为全县残疾人创业标兵。近日,他得知孟金燕事迹后执意要资助其整个大学期间的学费。

6月28日一早,她用手机打字,前后用了3个多小时完成这封近千字的感谢信。“犹然记得,去年更换新残疾证时,我在学校准备高考,残联工作人员耐心向我的奶奶讲解,提醒需要啥材料,在哪个部门办,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很快拿到了二级残疾证。 ”孟金燕在信中的话语浸满欣慰。“感谢党委政府,感谢残联,给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常常告诫自己,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改变命运之时,感恩帮助我的人。”信的最后这样写道。“我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希望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创业,尽己所能建设家乡、回报家乡,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孟金燕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