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夏津县支行工作人员多次提醒 为市民及时挽回20.5万元损失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王南通讯员刘宁)

“非常感谢,要不是你们多次提醒我,我这20.5万元可能就保不住了。”日前,家住夏津县的范女士这样对邮储银行夏津县支行的工作人员说。虽然及时止损了20.5万元,但是之前还是被电信诈骗了6万余元,在该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范女士前去夏津县公安局报案。

原来,2020年6月4日,市民范女士通过微信向邮储银行夏津县支行工作人员张晓静咨询关于一款“华讯理财”的产品,由于此产品非金融机构销售的理财产品,出于职业警觉,张晓静告知范女士不要轻易购买不正规的理财产品,谨防诈骗。张晓静担心范女士被骗,于6月7日、10日两次致电范女士,向她讲解高收益背后隐藏的很可能是陷阱。6月10日,当范女士接通张晓静的电话时立即哭出声来,表示已经投入了6万余元,对方还不停地要求她继续汇款,且之前已经将账号、密码等信息告诉了对方。

经过了解得知,对方是范女士在某网络软件结识的网友,二人聊的投机,对方向范女士推荐了这款“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高,范女士动了心,6月8日开始偿试购买,起初几百、几千元,对方都能当天按金额10%返利给范女士,6月10日范女士投资9000元后,对方称提现额度提高,让范女士再汇2万元,汇款后对方称额度又提高到了5万元,当再次汇款3万元后,对方又称提现额度又提高了,需要达到7、8万元才能提现,否则本金和收益都回不来,要求范女士继续转入资金。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张晓静的电话到了,范女士顿时崩溃。安抚好范女士的情绪后,张晓静提醒她不要再汇款了,并指导范女士电话挂失银行卡、修改手机银行密码,范女士账户中剩余的20.5万元得以保全,挂失、改密完成后,对方在快手及微信上均将范女士拉黑,此时范女士才彻底相信自己被骗了。

张晓静提醒市民,不要随意点开短信中的链接网址,更不要在陌生网站上输入自己的卡片信息,注意保护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合理开通电子渠道,安全使用账户和支付资金。如若接到不明电话、短信和网址链接,一定要到就近的银行网点咨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