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激励着“三农”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继续努力拼搏。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仍在农村。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调研所到的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极度贫困,近年来通过网络销售、擦亮品牌,将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彰显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这也启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扎根乡村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充分发挥他们了解乡风民俗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千方百计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开拓新视野、集聚好资源、打造大产业。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政策待遇,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留人留心,发挥专业特长,为广阔天地奉献青春智慧。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加强党的领导,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在本次考察过程中,一张“五级书记”同框的图片热传。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共抓扶贫,共谋发展,彰显了上下同欲的强大决心,也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之所在。

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央视评论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