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新华社广州11月22日电(记者 黄垚、郑天虹)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伙伴关系不好等,家长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有心理行为问题。有关专家在日前于广东珠海市开幕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指出,除了明显的心理疾病症状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其他心理行为问题也需要关注。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且存在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等。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伙伴关系不好等现象,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障碍患病率明显上升,其中,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上升较为明显。”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王玉凤介绍,学校和家庭是早期识别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环节,但一些内在的情况家长不易察觉,如孩子出现幻听等。她建议家长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让专业的医生做出判断,及早干预和治疗。

王玉凤认为,青少年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大多可追溯到其经历的生活事件,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惩罚。“过度惩罚并不能有效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应该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多进行鼓励。”她说,“惩罚可以采取‘一岁一分钟’的办法,几岁的孩子就让他(她)站几分钟,冷静地反省自己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解决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多开展互动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互动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社会各方还应多关注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