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寨庄科村村名的来历

王河北

在禹城市辛寨镇王家坊村西南约两公里处,禹丁路路西,有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厚、人杰地灵的村庄——庄科村。

庄科村原名“高家村”。相传高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1369年-1399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祝阿(唐天宝年间以前,禹城的称谓),在城西南28公里处立村。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恰逢“靖难之役”。燕军进攻山东,取道禹城,明军大将李景隆在王家坊西南两公里处(原高家村周围)摆下战场,堵截燕军南下。当时明军依仗人多势众,安下营寨,妄图等燕军到来一口吃掉。

燕王朱棣采用军师姚广孝的作战方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前进,就地宿营,造成第二天白天两军决战的假象。等到夜深人静明军防范懈怠之时,燕军“兵贵神速”,以闪电战术,突然分三路发起进攻,偷袭明军大营。明军猝不及防,有些士兵尚在梦中,就做了刀下之鬼,明军的第一、二道防线很快就被燕军突破。

朱棣麾下的庄科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全体将士冲入第三道防线,李景隆率领的明军仓促应战,双方短兵相接。庄科在交战中将李景隆头盔砍去,李景隆吓得三魂出窍,差点丢掉性命,在明军三员大将保护下才得以逃脱。

双方激烈混战中,为保护燕王朱棣,庄科遭到明军围攻,身中数刀,死于马下。因为天黑,明军不知燕军虚实,内心胆怯,但燕军士气高涨,各路人马包抄而来,明军溃不成军。燕军随后乘胜追击,李景隆率领残兵败将向西南仓皇逃窜。

此役燕王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失去了自己的心爱大将庄科,又想到之前自己心爱的女儿病死行军途中石门王(今本市房寺镇石门王村,“公主坟”所在地),连续的精神打击,使朱棣悲痛不已,遂命令手下买了上好的棺木,将庄科尸体盛殓,就地修墓厚葬。为纪念庄科,朱棣登基后,明地方政府就将“高家村”改名为“庄科村”。庄科墓穴后来遭土匪、盗墓贼破坏,石碑已不知去向,因年代久远,古坟迷失,遗址尚存,改革开放初期,庄科村的老百姓开垦耕地的时候,在那一带曾经捡到过散落的铜钱、陶器碎片。

庄科村的村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多年来,庄科村的村民,以英雄庄科为自豪,在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