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浸润更多心灵

袁晓斐

近年来,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此后,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就这样,古诗词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身着唐代齐胸襦裙,梳着古式发髻,德州平原姑娘陈思婷以“百人团答题”耗时最短的成绩亮相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现场。

当时的她是一名只有18岁的大学生,但她的抄写本上,却密密麻麻誊写着6000多首古诗词。笔画之中书写着她对古诗词如痴如醉的沉迷,字里行间流露着她对古诗词如饥似渴的追寻。

她两岁起便与诗歌结缘。在热爱诗词的妈妈的熏陶下,她开始学习并抄写诗歌。她开始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波澜壮阔,开始感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如虹,她从中看到了世间的美丽景色,她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在陈思婷的身上,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她自如穿越应试的夹缝,更为她的诗意人生助添了几许温婉恬淡。

还记得武亦姝曾在诗词大会上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啊。”殊不知,她的这种感悟,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以古典诗词为载体,来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吧,让诗词之美浸润更多的心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