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奋斗”仍是关键词 半数毕业生为步入社会打基础

德州新闻网讯 高考结束后,没有作业也没有压力,考生们都去哪了?6月11日,记者选取了德州一中的两个毕业班进行调查,意外的是,“考后傻玩”与的以往印象不同,这届00后毕业生已早早感知到社会竞争的压力,等候在新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

调查结果显示,在114名毕业生中,40%的人选择与家人一同庆祝,36%的人第一时间倒在床上希望补回备考期间所缺的睡眠。

而对于漫长而自由的假期,外出旅行和减肥健身几乎成为假期规划的标配,其次,近一半的毕业生则表示将会参加驾考等技能培训或打工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有10%的毕业生表示将分配较多的时间用于自学大学课程或学习一项特长。

对于假期规划,83%的毕业生表示早在毕业前便开始筹划,具体安排由自己做主,家长并不过多干涉。

至于为什么“旅行”和“减肥”会成为这个假期规划的标配,毕业生们告诉记者,高中三年为了应对紧张繁重的备考压力,他们总要补充丰富的营养。同时,受复习进度的影响经常出现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行李已经收拾好了,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想想就很激动!”德州二中毕业生罗至鹏告诉记者,这场毕业旅行他与其他四名同学早于一年前便开始筹划,途经上海、杭州和苏州,为的是去感受南方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我们会考察下当地的学校环境,互相交换志愿报考的建议。”他说。

除此之外,他已考察好几家西餐馆的招工情况,计划去当服务员,在提升劳动能力的同时学习礼仪。早在艺考前他便与在读大学生进行过交流,发现大学生活并不能放任自流,如果想要把专业学好,课业压力并不比高中轻松。“高考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小结,求学之路才只是于山脚刚刚起步。”对于高考后的心态,德州一中高三年级副主任张甲卫认为,“玩命的中学,轻松的大学”这一观念早已过时,毕业生们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锻炼生活能力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其次,家长务必要紧绷安全这根弦。比如,孩子要和同学去结伴“毕业旅行”,去哪里,和谁一起去,去多久,这些问题家长都要问清楚。再如,有些孩子会以做社会实践并赚零花钱为理由,高考后选择去做兼职,家长也要做好监督,确定兼职有没有法律保障。(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