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与妈妈合照
向老师致敬,为高考生壮行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通讯员王振伟
“在高考来临之际,请允许我表达对一中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三年来,你们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浸染着你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28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寄到庆云一中,写信人是高考生刘源的妈妈冯青春。
在孩子即将踏入考场前,她以此信为高三学子们壮行,并由衷向老师道一声:“老师们,辛苦了!谢谢!”
目标激励他不断进步三年逆袭成“学霸”
刘源是庆云一中2016级学生,入学时他的成绩在全校160名左右,而在最近的一次模考中,逆袭成为全校第一名。妈妈冯青春总结说:“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高中三年,孩子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老师就是带来光明和希望的灯塔,指引着小舟向着既定的目标乘风破浪,不断前进,抵达理想的彼岸。”
刚上高一时,班主任杨勇老师让学生们明确三年的奋斗目标,刘源军训结束第一次回家就和妈妈说:“妈,我要考山大,为你争光!”妈妈听后十分高兴,刚入学就有奋斗目标,要知道山大需要至少630分才能考上,而当时刘源的成绩几乎是班上最差的。
为了梦想,他一直在努力着。高一下学期时,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刘源的理想改成了武大,表示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庆云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到了高三后,刘源目标又提高了,“我要上清华,我要进行物理理论研究,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我人生的全部力量!”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高度决定格局,胸怀成就未来。刘源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断树立更高的目标,在目标激励下逆袭成为“学霸”,这其中与老师们不断鼓励、引导密不可分。
感谢老师们三年教导为高考学子壮行
“写这封信是有感而发,孩子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个有梦想、懂感恩、勇担当的青年,他的可喜变化离不开学校创造的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环境,更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要感谢、感恩的还有很多,只能借这封信表达一下心意。”冯青春在信中特别提到刘源的三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他们用爱和责任为孩子们指点迷津,搭建起成功的阶梯。
信中,冯青春将三位班主任喻做三位领航人,杨勇老师为学生树立目标、指引方向,同时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给予了刘源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范德杰老师刚柔并济、严宽相辅,及时纠正学生身上的问题,帮学生养成沉稳、勤学好问的好习惯;纪占岭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成绩起伏时,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稳定心绪,成绩进步也会提醒学生不要放松、乘胜追击。
此外,信中还特别感谢了刘源高一时的英语老师孔丽丽。刘源的英语在初中三年一直是最弱的学科,进入庆云一中后,因英语太差,成了老师特别关注的帮扶对象。孔老师鼓励表扬多于批评指责,单独给刘源布置任务、天天督促。经过一年的努力,英语成绩稳在120分以上。
冯青春在信中结尾处写到:“希望同学们满怀豪情、胸有成竹地踏上高考征程,以自己的智慧、胆识、气魄和坚韧,谱写青春的壮丽诗篇,实现人生的第一步跨越,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培养之情,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贡献所有的力量!”
老师倍感欣慰祝福学生考出最好成绩
收到这封感谢信,几位老师既意外又欣喜。高三班主任纪占岭老师说道,十分感谢家长对学校、老师们的理解,刘源是一名住校生,但在信里可以看出来,刘源的妈妈十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教学特点,可见妈妈十分关心、关注孩子的学习,相信这也是刘源能够不断进步的另一个原因。“刘源是个喜欢钻研的学生,我们课堂上一般都是讲解做题通用的办法,但刘源经常会变化角度,从不同角度解答,还会追到办公室和老师们讨论解题的思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也是他不断进步的原因。”纪老师说,刘源学习刻苦,能较快稳定心绪,在最近几次考试中成绩十分稳定,他相信刘源能够在接下来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圆梦。
在三年高中时光行将结束之际,纪老师也希望借此机会代表老师们向考生说几句知心话:“我知道你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或许你有些焦虑、恐惧,也者是激动,但请不要忘记身边所有关爱着你的人,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加油吧!同学们,努力的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一份历练,愿你们自信迈向新征程,走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