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打造智慧村务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张兆坤杨红章

“我们在县城做生意,也关心村务公开情况,现在用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真是方便!” 4月15日,在宁津县宁城街道办事处安业社区,刘营伍乡庞寨村村民张占义和王永芬正在社区包区书记张长英的帮助下,利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触控一体机,登录“阳光村务智慧运行系统”,查看庞寨村上个月的支出明细。“过去,村里的大小事一般贴在村务公开栏。现在,打开手机想看就看,村里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分级分类说明金额,还上传原始票据,村民一瞅就明白。”张长英说,“常年在外的村民也能及时了解到村务支出情况。”“小微权力清单+阳光智慧村务”是宁津县的新举措。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委、审计、融媒体中心等和乡镇街道联合制定并执行《宁津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每项村务权力事项的来由名称、责任主体、操作流程等运行机制。同时,将依原法律法规无需村级组织审批同意或不宜委托办理,但目前村级组织还在办理的事项,列入负面清单,予以取消;将《村级权力清单》之外与村民利益相关符合有关规定的其他事项,列入特色清单,予以规范;并将这些作为必学内容,纳入村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计划,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让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的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阳光村务智慧运行系统”主要是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手机屏、电脑屏双屏共用。他们除了继续积极利用原有的阳光村务报告会、村务公开栏等,又借助县融媒体中心的“智慧宁津”平台,新增村(社区)事务公开APP,村级财务收支情况、“三资”处置情况、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扶贫情况等群众关心事项都可以随时在手机上、电脑上或是部分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的电脑触屏上查询,让“数据多跑腿”代替“群众多跑路”。

这一办法的推行,既是村干部的“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大到上万元的工程款、小到几元的订书针购买,全部放在网络上,这种公开方式村民喜欢,村干部心里也踏实,党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红庙李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说。

“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廉洁,让群众更明白、干部更清白。”宁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书强表示,目前该县正在积极推广阳光智慧村务的应用,规范小微权力清单运行机制,继续向农村、向一线、向百姓延伸服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