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飘香


  □古藤
  春光明媚,榆钱飘香。它一嘟噜一嘟噜串成串,嫩嫩绿绿,边缘处薄薄的,中间鼓出来,像缩小了的铜钱,故名榆钱。又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有“余钱”的说法。
  我家院前那几棵榆树,抖出了成串的榆钱。春风拂过,有淡淡的清香飘来,满院弥漫着榆钱的味道,那是亲切、清新和儿时的味道。不经意间抬头,发现邻家的小儿爬上了榆树,伸着胖胖的小手正捋榆钱。
  在多数老人心中,榆钱却有着另一番苦涩的味道。院前那几棵榆树,是父亲种的。父亲认为,榆树虽不中看,但实惠,榆钱、树叶皆可食。记得儿时,家里不富裕,每到春天,就眼巴巴地盼望树早结榆钱。等到榆钱挂满枝头,我便臂挎竹篮爬上树去,一边捋榆钱,一边塞满口生吃,味道清甜,口齿生香。
  前几天回家,见母亲锅里蒸了榆钱饭团。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只就往口里填。母亲嗔怪道:“也不怕烫,急啥,现在没人跟你争。 ”我知道,母亲又在揭我的短。记得小时候,能吃上一顿榆钱团,就很满足了。每当母亲将榆钱做成饭团,刚开锅,我就抢着下口,烫得嘴上起泡。
  印象中,榆钱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生吃,可以煮粥,可以笼蒸,也可以做馅。我最喜欢的吃法是将榆钱洗净,控去水,加面粉和少许盐拌匀,平摊在竹箅子上,上笼用旺火蒸熟,趁热食之,有一股野蔬的清香。如今人们饱尝油腻荤腥,如换一碗清淡之味,定然沁人心脾。
  其实,历代文人对榆钱也是情有独钟。唐代诗人施肩吾写有《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清代诗人郭诚写有《榆荚羹》:“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 ”说的就是榆钱的味道。
  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榆钱?因为榆钱营养丰富,同时也是很好的防病保健良药。医书称榆钱有补肺、止渴、敛心肺之神效。
  如今,作为野菜的一种,榆钱已身价倍增。春暖花开,大家户外郊游,采些榆钱来吃,既愉悦心情,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