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其文
脱下军装已经好几年了,许多部队里的往事如远去的云烟,但最不能忘记的,是我军校毕业后第一次在连队组织的“八一”会餐。
那是1994年的事。我记得很清楚,7月28日,离“八一”建军节仅三天,刚从军校毕业的我被安排到连队任职司务长。那天上午,连队干部一边召开连务会欢迎我,一边布置重要的节日会餐任务。
会上,有干部说,连队好长时间没有改善伙食了,这次要安排得丰盛一些;有士兵骨干建议多买些好吃的,至少要有20个菜;三班班长干脆把菜名都报上了,有油焖大虾、红烧牛肉、炸鸡腿等。看得出来,连队平时伙食油水少,多数官兵盼望着“八一”会餐好好吃一顿。
我一边不停地记录着大家的发言,一边思考着。我想,从膳食营养的角度看,过节会餐没有必要非得20个菜,都是大鱼大肉也不科学。但因我刚毕业来到连队,没有直接在会上敞开心扉说出我的想法。散会后,我主动找到担任经委会主任的副连长,单独汇报了办好“八一”会餐的思路。副连长立即召集经委会成员开了个短会,让我有机会把在军校学到的科学膳食、平衡营养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同时制定了会餐食谱,得到了经委会成员的认可。
第二天早上,我揣着会餐食谱,带着给养员一起来到驻地集贸市场采购。为了确保买到物美价廉的食品,我们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看货问价,然后悄悄地记在本子上。过程中,一个卖海鲜的商贩悄悄对我说:“您是新来的司务长吧,只要买我的海鲜,给您10%的回扣。”我严肃地告诉他:“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拿出实诚价,咱们好成交。”那一天,从早上到午后,我和给养员逛遍了整个市场,掌握了驻地市场物资品种与行情信息。经过仔细权衡后,我们买足了所需的食品、调料等物资。采购回来,快到连队门口时,给养员刹住三轮车,认真地看着我说:“司务长,跟着您干,咱们连队的伙食一定能搞好。”我知道,这是战友对我的第一次考察,更是对我的信任与鼓励。
8月1日,连队大门口和道路两侧已插上了彩旗,黑板报上“喜迎建军六十七周年”字样格外醒目。早上一起床,我和炊事员们一起来到食堂,择菜、切配、烹炸、拼盘,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大家不惧酷暑难耐,顶住烟熏火燎,在欢快中做出了一桌桌美味佳肴。
下午4点,部队统一会餐的军号吹响。连队组织集合时,我听见战友们的队列步伐特别整齐,饭前的歌声特别嘹亮。大约半个小时后,部队政委带着机关领导来到连队看望官兵,餐厅里响起热烈的欢呼声,会餐进入了高潮。当政委转到最后一桌,看见我和部分炊事员还在忙碌时,特意到了厨房,夸赞会餐菜肴有特色、合口味。那天晚上,我和炊事员们都感到身体很累,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二十多年过去,我从任职连队司务长到从事师级机关军需助理员工作,从保障连队百十人的一日三餐到管理总部大系统几万人的伙食,从陕西到北京,组织和参加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会餐。但刚到连队任职司务长,第一次组织“八一”会餐,至今令我难忘,因为它使我悟出了一些道理:用心做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人生成长、军旅进步的至要。
又到“八一”建军节,感谢军旅路上给我帮助的战友,感恩在基层连队岗位上那些值得回味的记忆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