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义
街角的旧书摊是我闲暇时最爱驻足的地方。摊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人,总坐在竹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书,仿佛与周遭的喧嚣隔绝。书摊不大,却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旧书,散发着岁月的清香。
我常在这里淘到意想不到的宝贝。记得去年冬天,我在一堆旧杂志下翻出一本民国时期的《西游记》,书页已经发黄,边角也有些破损,但那些工整的蝇头小楷批注却让我如获至宝。摊主见我欣喜,只收了10块钱。
旧书摊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书。可能是20世纪50年代的连环画,可能是某一行业发展历程的志书,也可能是某位学者珍藏的绝版典籍。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着某个时代的印记。翻动书页时,常常会抖落出一张老照片、一张旧书签、一片干枯的枫叶,或是一张泛黄的车票,这些都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最让我着迷的是书页间的批注。有时是娟秀的钢笔字,有时是潦草的铅笔痕,字里行间透露着批注者的思考与感悟。读着这些批注,仿佛在与一个陌生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旧书摊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常来的顾客渐渐熟络,会互相推荐好书,分享读书心得。摊主对每本书的来历都了如指掌,他会告诉你哪本书是某位老教授生前珍藏,哪本书是从废品站抢救回来的。在他眼中,这些旧书都是有生命的,需要被善待。
有时,我也会在这里遇到一些有趣的人。上个月,我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正在翻看一本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诗集。我们聊了起来,原来他曾是大学外语学院的教授,退休后常来旧书摊寻找年轻时的记忆。他说:“这些旧书就像时光机,能带我们回到过去。”
旧书摊的快乐,在于那份偶然与惊喜。它不像现代化的书店那样整齐划一,却有着独特的魅力。每一本书都像一个谜,等待着有缘人去解开。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让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文字的魅力。
如今,电子书越来越普及,但旧书摊依然吸引着许多爱书之人。每当我淘来一本旧书,总觉得带回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份感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旧书摊就像一座安静的港湾,让我得以暂时逃离喧嚣,在故纸堆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那些泛黄的书页,不仅记录着过去,也映照着当下,更连接着未来。每一次翻开旧书,都是一次与时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