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芹
绿荫蝉鸣,暑期已至。孩子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休整时光,这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更是培养兴趣、增长见识、锻炼自主管理能力的黄金期。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避免陷入沉迷的漩涡?暑假“防沉迷”需家校共筑防护网,一起携手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充实、远离“网瘾”的假期。
疏堵结合,重在立规矩、养习惯。与孩子共同约定,明确每日使用电子设备的总时长,建议小学生单日不超过1小时。避免简单粗暴地禁止使用,重在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和时间管理能力。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进行亲子阅读、聊天、桌游等活动,让家庭成为真实互动和情感联结的港湾。
丰富供给,用现实精彩替代虚拟沉迷。规划“多彩生活”菜单,帮助孩子规划一个内容丰富的暑期生活。鼓励参与户外运动、社会实践、艺术体验等,让真实世界的体验和成就感充盈孩子的心灵。用假期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挑选好书,支持孩子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如科学小实验、模型制作、种植等,让他们的精力有更积极、更有创造性的出口。
智慧守护,关注内容与安全并重。做内容的“把关人”,了解孩子常用的游戏和社交平台,利用设备自带的“青少年模式”,过滤不良信息。培养孩子信息甄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隐私保护意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优质在线资源进行拓展学习。
情感联结,以深度陪伴化解网络依赖。孩子沉迷网络,往往源于在现实中缺乏归属感、成就感或有效陪伴。假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绝佳时机。建议规划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一次深入的谈心、一次共同的短途旅行、一场家庭电影等。若发现孩子已有沉迷倾向,请保持冷静,避免简单粗暴地断网或指责。了解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平等沟通协商调整使用计划,用耐心和智慧引导孩子逐步回归平衡。
家校协同,共筑防护网。学校可通过线上家长会、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分享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温暖、理解、支持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抵御不良诱惑最坚实的后盾。家长可关注学校暑期建议,配合学校设计的实践性、体验性假期任务或活动倡议,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青少年的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是比学业成绩更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这个暑假,家校紧密携手,营造远离网络沉迷的健康成长环境。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真实的阳光与汗水中,收获一个元气满满、回味无穷的假期。
(作者系德州天衢新区德开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