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彦,宁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从事口腔工作17年了,小小升降椅,左手口镜,右手操作器械,看牙、拔牙、补牙这些一般人眼中单调重复的操作,是她年复一年的工作日常。年门诊量达6000多人次,被科室同事称为“铁人”。口腔种植修复、儿童错、畸形的正畸、牙列间隙管理、修复瓷贴面、瓷嵌体……有的患者一次操作时间往往长达一两小时。她用灵活的双手、精湛的医术,一次次帮患者解除痛苦、绽放笑容。
每年7月初开始,宁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会迎来就诊小高峰,学生在口腔科患者中占很大比例。每次治疗前,刘彦彦都会和家长、孩子做好充分沟通,制定一对一的矫治方案。虽然矫正不分年龄,成年后也可以矫正牙齿,但刘彦彦每次都会建议家长,儿童早期矫正治疗周期短、效果好,还利于孩子成长。每一位患者都可能有两到三个方案,她都一一耐心解释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供患者选择,经常下班时已是万家灯火。在口腔科候诊室,12岁的婷婷前来矫正牙齿。经过检查、拍摄x线片、制取模型、建病例档案……治疗方案确定后,刘彦彦先为婷婷进行矫正前的准备,再按照计划开始治疗。一切结束后,婷婷开始了佩戴矫治器1至2年的正畸。“不是过去印象中那种难看的牙套了,现在牙套越来越美观,甚至还有隐形牙套可以选择。”婷婷妈妈张女士对效果很满意。刘彦彦感到,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健康与美观越来越重视。隐形矫治,是当下努力开展的业务方向。从医以来,刘彦彦一直努力提升技术,从不松懈。她多次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省内培训班,对牙齿畸形的隐形矫治和传统矫治经验丰富,曾获德州市口腔根管治疗比赛第一名。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84岁的聋哑老人张大爷,全口牙齿缺失近10年,因为无法沟通,一直没法镶牙,但因为长期的咀嚼不良,造成张大爷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刘彦彦尝试各种方法,最终通过眨眼睛的办法与张大爷沟通,提示他配合镶牙中各种高难度操作。前后历经半个月时间,终于为张大爷镶好了牙齿,带好牙的张大爷立刻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刘彦彦又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了牙列不齐的隐形矫治和各种高难度阻生牙的微创拔除。回院后,多例难处理的阻生牙到她手里都迎刃而解。刘彦彦收到了很多患者送来的鲜花和锦旗,回首从医之路,刘彦彦记得努力考取口腔执业医师证后的那种快乐;记得患者记住自己名字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还记得钻研新技术取得成功后的那种喜悦……无奋斗不青春,未来刘彦彦还会继续“医”路向前,做群众满意的口腔健康卫士,帮助更多的患者重新绽放灿烂笑容。
(来源:宁津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