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好人之星候选人:平原 何石宝

何石宝,1990年6月出生,平原县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他于2017年硕士毕业后,怀揣着对农业的梦想,第二年从家乡湖南来到了齐鲁大地扎根在平原县这片热土,贡献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拥有了一个新标签——“新农人”。多年来,何石宝先后获得平原好人之星、平原县最美农民、平原县乡村好青年、平原县田野最美职工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8年,平原县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流转桃园街道办事处吴家庄、张麻子村5000多亩地,发展现代农业。何石宝通过应聘,来到公司所在地——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吴家庄村,成为这里的第一位硕士农场主。从跨国公司到田间一线,何石宝没有心理落差。

在农场建立之初,经过考察,何石宝发现当地农业种植比较粗放、落后,通过所学的知识将深翻、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等一些前沿技术运用到农业方面,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了一人管理1000亩地的农场。

作为一名管理着近4000亩土地的“新农民”,何石宝利用学到的农学知识科学种田。两年多的时间里,何石宝不仅让农场内的小麦玉米产量增加了不少,而且还种出了品质上乘的糯玉米、黑小麦。

2018年,鲁望公司继续流转土地1.3万多亩,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需要大量农业人才。在何石宝的推荐下,包括他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妻子许幸在内的7名农学硕士、学士先后落地平原鲁望农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各自经营管理千亩农田,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四年来,何石宝夫妇先后在麦田中试种了黑小麦、绿小麦、蓝小麦等优质麦种。其中,紫小麦和蓝小麦试验品种,国内高校一共2斤麦种,他们试种了一半。高校院士、博导将根据他们麦田试种性状,优化种苗、打造试验田。“新农人就是要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优化田间管理,发展智慧农业。”何石宝说,他所在的新农人团队平均年龄为29岁,最年轻的成员只有24岁。依靠新科技,团队16人共同管理2万亩土地。

2021年,对何石宝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生产过程中遇见连续降雨,2万亩地的收割和播种环节面临巨大挑战。他紧急召开会议,协调30多台玉米收割机连夜抢收玉米。当看到两万亩地全部颗粒归仓之后,何石宝紧绷的这根弦也松下来了。同时,通过农场和订单引领,也提高了周边农户的收益,并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这让何石宝感觉不仅仅是收获,更是一种幸福。

近年来,何石宝带领团队制定了田间管理表,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苗情墒情病情。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虫口夺粮”。精准仓储烘干,减轻机械损耗,实现颗粒归仓、高产高质。

“麦季时节,我们用大型水肥一体喷灌机给麦苗浇水施,这些身长300米的‘大家伙’,转一圈就能浇完500亩地。我们施的肥名叫保姆菌,这可是肥料界的‘益生菌’,不仅能刺激小麦的根系生长,还能提高小麦的抗逆性。”何石宝谈到。

2021年,德州市提出要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作为“吨半粮”创建核心区的一名管理者,何石宝深感责任重大。他带领团队精心调整管理方案,以科技支撑晚播冬小麦促弱转壮。今年6月14日,经“吨半粮”省市专家组实打实测,何石宝团队管理的地块亩产达819.17公斤,不久前还获得了平原县麦季粮王大赛一等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