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最美家庭”杨明一家:坚持公益7年 帮扶千余群众

杨明一家三口街头宣讲“文明用餐杜绝浪费”。 记者刘臻摄

“同学们,吃不了的饭菜一定记得打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拒绝浪费。”3月28日,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杨明和她的丈夫焦武中、儿子焦振鹏,还有20余名志愿者来到德州学院步行街,开展“文明用餐拒绝浪费”宣讲活动,将“光盘行动”“记得打包”等提示牌及宣传海报发放给餐饮工作人员,引导更多市民践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杨明一家热心公益,连续7年参加志愿服务,被评为我市2019年度最美家庭。乐观、干练,这是大家对杨明的印象。虽然从小左腿残疾,但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人和执行者,她总是比别人奉献得更多。

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前,她总是写好策划、发动组织人员、对接服务单位和场地;志愿服务实施当天,还要提前到达活动地点,拿着条幅、红马甲等着志愿者们到来。“我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亲密伙伴。”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2012年深秋,杨明和丈夫带着4岁的儿子,从临邑县到德城区打工。后来因为儿子经常生病,她辞去零工在家照顾孩子,期间自发参加了一些爱心活动。2013年3月,她听朋友说共青团德州市委要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正在招募志愿者,便赶去报名。一次,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有急事回齐河老家,她主动帮他替了一天班,从此服务站便有了她的岗位。

2013年7月,杨明成为团市委招募的专职志愿者,并渐渐成为志愿活动的策划人。起初,不会写策划方案,她找团市委的干事请教;为了能尽快和受助单位熟悉,她经常跑单位,甚至放弃节假日。最终,策划、组织、实施活动,都能独立完成了。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也不断壮大起来,从最初的16名志愿者,到1800名志愿者;从管理松散,到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制度化,再到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都包含了她的辛勤付出。

杨明了解到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聋儿学校有很多残障儿童家境不富裕,便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与孩子们结对帮扶。每个月她还组织志愿者关爱孤寡老人。从2013年至今,组织策划的志愿服务活动多达500余次,参与帮扶群众千余人。

在她的影响下,丈夫、儿子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丈夫焦武中是德州致远中信不动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测绘技术员,多年来一直支持杨明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最初杨明不会操作电脑,焦武中忙完自己的工作,加班帮她写材料、制表。杨明作为专职志愿者,每月岗位补贴只有1200元,每当需要购买爱心物资、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时,丈夫总是慷慨解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和杨明都成为抗疫志愿者,每天募集爱心物资后,送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家人手中。

上六年级的儿子焦振鹏从5岁起便参加志愿服务。杨明组织关爱孤寡老人活动时,他是慰问团里的武术演员,用自己的特长逗老人们开心;慰问留守儿童时,性格开朗的他和妈妈一同去陪他们写作业、做游戏。他说:“妈妈是我的榜样,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勇敢善良又有爱心的人。”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杨明说:“我们一家人都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传递正能量,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德州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刘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