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提醒——别忽视儿童时期肥胖

□本报记者邢仁宇 本报通讯员孙亚楠

根据《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或将达到31.8%。如何做好防控?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德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副主任胡书新,她表示,儿童超重应及时干预,切不可忽视。

胡书新介绍,儿童时期肥胖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肝、骨龄提前等问题,甚至持续到成年后,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肝功能异常等疾病的风险。因此,要做好防控,应从饮食与运动两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家长应优化食谱,找到适合孩子的个性化饮食方案,做饭时少放糖、少用油,吃饭时引导孩子细嚼慢咽,先汤后饭。同时,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共同对高热量饮食说不。在运动方面,家长应积极陪伴孩子进行锻炼,每天坚持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加强运动量的同时,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目前,2岁以上的儿童建议使用体质指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BMI,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其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高出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95百分位,则可以判断为肥胖;若BMI处于第85至95百分位之间,则为超重。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胡书新提醒家长要避免以下误区:过度节食、突击减肥和忽视个体差异。学龄前儿童的每日热量缺口不应超过10%,以免影响脑发育;儿童体重控制应遵循缓降原则,注重个性化方案;同时,应结合骨龄、遗传靶身高等数据制定科学的减重计划。

家长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已开设营养与喂养门诊,针对0到18岁营养性疾病的儿童提供全面的评估和干预服务。这不仅包括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还涵盖了佝偻病活动期、中重度营养性贫血等特殊疾病的营养指导。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