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风楼 报道
德州新闻网讯“多亏了刘文洪,让俺这个残疾人在家里就能挣到钱补贴家用,让家庭日常生活有了保障,俺真是太感谢他了。 ”近日,糜镇寺后刘村村民刘全明感激地说。刘全明因腿脚行动不便生活比较困难,自从做起了插花后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有了很大起色。而他口中的刘文洪被乡亲们称为“引领乡亲致富的领路人”。
刘文洪是个头脑灵活又乐于助人的人,多年在外闯荡的他一直挂着村里的乡亲,回乡见到村里的一些老弱病残生活十分贫苦,就记挂在心上,想找点活帮助这些没有门路的乡亲挣些钱补贴家用。去哪里才能找到不出家门而又干得了的活呢?他多次去天津等地方打听,在2013年终于在找到了一家仿真花工艺品手工加工厂,经过多次洽谈,最后同厂家签订了合作合同,由他把制花原料接回来制成成品再送回去。
门路找到了,他非常高兴,然而干起来的最初两年并不顺利。由于插花是仔细活且工序繁琐,大家初学手又不熟,做出来的工艺品有一部分不合格,很多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刘文洪心想,绝不能让刚刚起步的一项惠及弱势群体的好事就这样垮了。因此他便起早贪黑手把手地教,经济方面他又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加工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走上了正轨。
由于串制仿真花工艺品的活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甚至盲人也能干,又不需要厂房,一家人坐在炕头上有说有笑地就把钱挣到手了,所以很适合一些想打工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村民刘宪龙,妻子是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他需要照顾妻子和孩子,无法外出打工,仅靠几亩地维持生活。自从学会了插花技术,不用出村就有了一份收入,而且有视力障碍的妻子还能帮着干。
由于仿真花串制的设计很适合不能出远门的妇女和弱势群体,很多人都前来联系业务。如今在我区已有七八个乡镇,二十多个加工联络点,约有五六百人从事这项工作。
为更好地方便客户,刘文洪用车把原材料免费分发到各个加工点再把成品拉回来,也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为了保障村民能在致富道路上不掉队,下一步他准备开拓新的联络点,继续增加人员,为乡村振兴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