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消防救援队员生书昌驰援河南救灾四天四夜

“有我们在,你们就安全!”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袁明慧通讯员尹岩

他12年如一日坚守在消防一线;他肩负重托,奔赴火灾现场;他是增援河南防汛救灾中第一个冲进村庄救援的消防员。在老百姓眼里,他是“超人”,汹涌的洪水中他踩着拉梯抱着孩子救人,危机重重的火灾事故中他勇做“逆行人”。

他,就是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广川特勤站站长助理生书昌。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感受他烈火中的赤胆忠心,也聆听了他在防汛救灾战线上舍生忘死的故事。

分秒必争 他是洪水中的“摆渡人”

河南灾情牵动亿万人民的心。7月21日凌晨4时16分,生书昌跟随德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跨区域增援的61名队友紧急驰援河南。

“商登高速服务区附近高架桥上有100多名群众被困,急需救援!”7月23日8时,生书昌和队友接到救援指令,立刻赶往现场。

横跨在商登高速公路上的一条乡道高架桥上,有100多名两天两夜未进食饮水的群众等待救援,近10米高的桥下,约有2公里宽的洪水正漫过公路路面,水流湍悍。

危急时刻,作为救援分队的骨干队员,生书昌再次挺身而出,他携带着无齿锯爬到6米多高的拉梯顶端,破拆桥上的广告牌。

涉水行驶、拉梯架设、开辟通道……每一个救援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闪失,救援的风险无处不在,但全被业务精湛、胆大心细的生书昌和队友成功化解。很快,救援通道被打通。

“有我们德州消防支队在,你们放心吧!”在生书昌的引导和安全绳的保护下,第一名被困群众被安全救下。面对体弱幼小的孩子,生书昌把他们紧紧搂抱在怀里,一次次穿梭于陡峭“天梯”之间,把他们平安交到焦急等待的妈妈手中。经过近7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往返十几批次,被困人员全部被安全解救。

刚准备吃饭,新命令再次下达。时间紧迫,生书昌和队友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便带上橡皮艇和救生衣,马不停蹄地奔赴一线搜寻和救援。直到当日下午5时10分,生书昌才和最后几名执行完任务的队员围坐在一起吃午饭。在他们连续战斗的8个多小时里,陈现坤、生书昌等5名队员几乎全泡在水里。脱下水域救援靴,袜子一拧,不知是水还是汗,脚早已泡得发白,但队员们始终没有诉一句苦,没喊一次累。

只报平安 他是全家人的“顶梁柱”

7月21日凌晨4时许,生书昌的妻儿和父母还在睡梦当中,生书昌已集结完毕,向500多公里外的河南开封开进。此次跨区驰援河南,生书昌没有发一条朋友圈,也没向家人发一条信息提及此事。

“吃饭了吗?”“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等你回家”……生书昌没想到的是,河南援救第二天,姐姐在社交平台看到了他的照片。得知消息的妻子随即发来信息关心,生书昌安慰她说:“这次带的设备都很先进,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科学施救,请你和爸妈放心。”

作为全家人的“顶梁柱”,生书昌说,无论什么救援,出发之前都不会告诉家人。每当回到家,与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主动提到救援过程,更不会说踏入火场。生书昌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次被问及工作,他都是轻描淡写地聊几句,更多的是报喜不报忧。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生书昌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有限,远赴河南抗洪时,儿子在家最常问的问题就是:“爸爸去哪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待是最无奈的期待。从牙牙学语到喊第一声“爸爸”,再到如今,儿子该步入小学。他错过了太多孩子成长的瞬间。“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对不起孩子”是生书昌作为消防员内心深处的自责与愧疚。

坚守一线 他是火场中的“逆行者”

出警、防汛、救灾、训练……生书昌12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工作岗位,12年以来,他始终在一线。自从成为一名消防员,危险就时刻伴临在他身边。

“踏入火场那一刻,你想过后果吗?”“没想过,已经麻木了。”回想起第一次踏入火场的场景,生书昌历历在目。那是一栋居民楼,生书昌爬上拉梯,进入浓烟滚滚的阳台,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凭借触摸感官进行救援和灭火。那时,刚入伍的生书昌的内心十分恐惧,而如今,“身经百战”的生书昌已经熟练掌握了救援技巧,经验也相当丰富。

“作为一名消防员,面对灾情,就应该到一线去,救群众于水火。”在生书昌眼中,灾情就是命令,他就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员,向着火向着水向着危险而行也好,苦练本领以身作则带新人也罢,都是职责所在、使命使然。

“能够加入消防救援队伍这个大家庭,深感骄傲和自豪。我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装在心中、扛在肩上,苦练本领、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生书昌说,作为参加过抗洪抢险的一名基层消防员,在党和人民需要时,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用实际行动做党和人民放心的消防卫士。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