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明建设:宁津赵洪星夫妻40年精心照顾智力残障哥哥

□本报记者王秀青本报通讯员胡亚男

“哥,饭好了,冷热正合适,张嘴,先来口菜,吃口馒头,再喝点粥……”5月20日早上6点半多,在宁津县大曹镇小王村,67岁的赵洪星像往常一样,先给大哥赵洪军穿好衣服、洗脸洗手,再喂他吃饭。

大哥赵洪军今年72岁,患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赵洪星和妻子张秀芹4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用爱心和耐心谱写了一曲手足情深的动人之歌,在四里八乡传为佳话。赵洪星因此获评德州好人之星。

据赵洪星介绍,赵洪军智力就像五六岁的孩子,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不喂不知道吃饭,身边离不开人。赵洪星夫妻结婚后一直和父母、大哥住在一起,后来父母年老体弱,1981年,他和妻子主动挑起了照顾大哥的担子,一晃就是40年。

生活上,赵洪星夫妻对大哥无微不至:饭菜按照大哥的口味做,等他吃饱自己再吃;冬天冷,专门给他安了暖气;大哥不认路,出门他们轮流陪护;平时自己省吃俭用,给大哥看病买营养品一点也不含糊。去年6月,赵洪军突发脑血栓,经全力治疗后仍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瘫痪在床,说话含糊不清。赵洪星便辞去了宁津县鲁发机械厂的工作,在家和张秀芹一起伺候大哥,每天坚持给他擦身喂饭喂药,多年来大哥没得过一次褥疮。张秀芹洗衣做饭、清理被褥、打扫卫生,忙得脚不沾地,没有一句怨言。“大哥是亲人,不照顾好他,自己良心过意不去。”她说。

精神上,他们对赵洪军更是关怀备至。父母先后去世,赵洪星担心大哥伤心难过,就一遍遍在他耳边叮嘱:“哥啊,你放心,爸妈走了还有我,只要我有一口气,就会把你照顾好。”

有时赵洪军情绪不好,他们夫妻包容体谅。一次,赵洪星下班后特地绕路买来鱼,让老伴儿熬了赵洪军喜欢的鱼汤,没想到却被大哥推洒到自己身上,尽管心里委屈,但他只简单收拾了一下,重新盛了一碗,大哥似乎有些感动,安稳地把一碗鱼汤喝了,看着他吃饱喝足,赵洪星这才心满意足回屋休息。

赵洪星夫妻有一儿一女,孩子们找对象时,他们提出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嫌弃大伯,吃饭要在同一张桌上。在赵洪星夫妇影响下,儿女都很孝敬赵洪军,每次从外地打工回家,不忘给老人买些可口的吃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