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检察院——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原标题:平原县检察院做优基层立法联系点,强化履职效能——基层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公开听证征询意见建议

菜单式普法进社区

“以点带面”收集基层声音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王丹高忠祥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和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组织对在用特定种类的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平原县检察院立足办案实践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德州市粮食生产促进条例》采纳。

作为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原县检察院近年来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在服务立法、推进守法、促进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言站、直通车、助推器、宣传台”作用,努力推动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不断走深走实,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花更加鲜艳、实践之果更加丰硕。

高标准起步——筑牢联系点“硬阵地”织密民意“连心网”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工作落实的前提是建好阵地,重点是深入群众。

平原县检察院深谙此理,率先从软硬件“双提升”方面发力,在院内精心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属阵地,同步制定详细工作实施办法,为联系点规范运行筑牢“制度基石”。“我们把立法信息收集窗口设在群众最常来的地方——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县综治中心里,群众来查案件、提控告、反馈线索时,就能顺便把对立法的想法告诉我们,不用特意跑一趟。”平原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胜利的话,道出了阵地建设的“民心导向”。

要让联系点“活”起来,还得靠专业力量撑场、多方资源联动。在人员配置上,该院优中选优:2名业务骨干专职负责联系点日常工作,又从全院筛选出9名法学理论扎实、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组成“立法智囊团”;同时细分刑事、行政、民事、公益诉讼4个调研小组,让每一项立法调研都能精准对接专业领域。

为了保证民意收集“无死角”,平原县检察院广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联络员等担任立法信息采集联络员——他们来自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覆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能“以点带面”把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最迫切的诉求收集上来。“以前总觉得立法是‘上头的事’,离我们很远,现在能亲身参与,才知道法律是从群众身边事里‘长’出来的。”平原

县检察院立法信息采集联络

员、平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

大队长孙德彬的话,正是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生动体现。

不仅如此,该院还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等关键区域,布设了6处立法征询信息收集点,征询内容涵盖立法建议、政策咨询、治理良策等,把听取意见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立法工作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身边事”,一张覆盖广泛、联系紧密的立法联系网络由此织就。

深扎根群众——让法治信仰“活起来”让民意征集“热起来”

“不光用的时候要注意,燃气罐的存储、运输、回收,每一步都得按规矩来,安全真是比啥都重要!”9月5日,在平原县桃园街道一处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立法宣传课”正在火热进行——平原县检察院立法调研组的干警们化身“演员”,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燃气安全知识演出来、讲明白,现场向居民征询对《德州市燃气管理条例》的意见建议。居民们看得投入、听得认真,讨论声、建议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创新实践,在平原县检察院并非个例。结合群众需求,该院推出“点单送法”菜单式普法活动:干警们带着案例、拿着宣传册,走进辖区广场、社区,用“案例剖析+法条解读”的方式宣讲法律,还时不时由检察官“倾情出演”情景剧、模拟庭审,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有温度、接地气。截至目前,平原县检察院已累计开展普法讲座4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收集到204条立法意见建议。

为打通民意征集“最后一公里”,平原县检察院把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变成“立法意见收集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职工、乡镇(街道)干部走进检察院,让这些“原汁原味”的建议,顺着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民意直通车”,直接传递到立法机关。

如今,在平原县的广场上、田野边,总能看到检察干警拿着笔记本记录的身影——一条条“冒热气”“带泥土”的群众建议,被认真归纳、梳理、上报,成为立法工作的“源头活水”。

强履职实践——以类案办理“提质效”以检察担当“促治理”

平原县检察院去年办理一起涉农机安全案件,承办检察官发现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是涉案拖拉机未依法进行检验,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检察官没有止步于案件办理,而是深挖问题根源:“类似的安全隐患会不会还有?能不能通过立法完善,从根本上预防此类事故?”带着这样的思考,检察官结合办案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立法建议。不久后,这一建议被《德州市粮食生产促进条例》正式采纳,“办案发现”变成了“立法规范”。

“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责主业,我们把立法联系工作与检察监督深度融合,用一个个真实的办案案例,为立法提供‘实践样本’。”张胜利表示。

以办案促立法,以立法促治理。履职过程中,平原县检察院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发现空闲土地监管存在漏洞、未成年人保护有盲区、老年人权益保障需加强、市场主体任职资格有争议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31份检察建议,推动问题从“个案整改”走向“制度完善”;看到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车辆不符合技术规范、服务流程不统一,存在安全隐患,便主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平原县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实施方案》,合力打造燃气安全防线。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担当。“下一步,我们会把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个‘桥梁’建得更牢、‘纽带’系得更紧,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实务的优势,为推进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平原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亮表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