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法院:司法护航 助企高质量发展

宁津法院立足职能,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创新高效调解方式,入企提供精准服务——

司法护航 助企高质量发展

广泛搭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平台

□ 本报记者董建新 本报通讯员陈爽 马芳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6月27日,宁津五金机械产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

“高温天气要注意安全生产,注意工人防暑降温,以免发生意外。”在德州金禾机械有限公司厂房里,宁津县法院助企服务队正和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回答各类法律问题。

宁津集聚以“一金(五金机械)一木(实木家具)”制造业为核心的两大产业,民营经济市场活跃度较高。面对大体量且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如何立足职能,用法院优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宁津县法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高效便捷的行业调解、司法调解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和经济成本,通过多元解纷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治未病”。

去年以来,宁津县法院涉企案件诉前调解2162件,调解成功1341件,六成涉企纠纷妥善化解在萌芽。

商事纠纷众人解 部门联动化矛盾

“感谢法官解开我们心里的疙瘩,这下两家企业又能继续合作了。”近日,宁津县法院妥善调解一件涉企纠纷,两家企业负责人握手言和。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这两家企业还因产品问题闹到了法院。原来,宁津县一家五金公司与上游企业因某批次产品型号发生纠纷,互相指责对方“质量不合格”“恶意拖欠货款”。交涉未果,五金公司将上游企业告上法院。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此案转至商事纠纷联动化解中心,由宁津县法院特邀调解员、县商会轮值主席和镇街助理组成调解小组处理。经调查,两家企业已合作多年,业务依存度很高。“这起矛盾表面看是合同纠纷,实际上是双方斗气、互不相让。”法官表示。

围绕争议点,特邀调解员从法律角度释法说理,商会轮值主席从企业经营角度辨析利害。最终五金公司撤回起诉,双方和好如初、继续合作。

今年年初,宁津县法院联合县工商联、县商会和各乡镇街道成立下沉社区的商事纠纷联动化解中心,涉企法律纠纷由各部门联合调解,即时解答法律问题。对涉诉较多的企业,工作人员定期“会诊”,帮助企业完善管理流程,构建商会调解与诉讼程序相衔接的纠纷化解体系。

秉持“专职+专业”的诉前调解思路,宁津县法院引入15名特邀调解员,与人社、仲裁等部门联合搭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平台,入驻行业调解员37名,组成争议联调中心共同化解类案纠纷。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全生命周期惠企安商

“近年来,我们企业海外业务较多,可否开展跨国性商业纠纷法律培训?”

“法院之前发放的常见法律风险小册子挺实用,能不能针对行业特点再细化一下?”

近日,宁津县法院联合县工商联邀请12名企业家召开护航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结合各自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工作人员都详细记录,定期回复。

在宁津县法院,类似的企业家座谈会已坚持多年,成为固定项目。不仅如此,宁津县法院组织30名干警成立助企服务队,每月定期走访、电话沟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

通过“百家企业大走访”,实现企业难点、堵点、痛点实时把握、靶向治疗,从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常见法律问题,到如何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法官力争在源头为企业规避诉讼风险,在萌芽解决纠纷矛盾。

针对小微企业司法需求,宁津县法院打造涉企案件全链条服务机制,确保涉企案件当日申请、当日立案、当日分流、当日移交。对进入诉讼阶段的涉企案件,由3个民商事速裁团队推行要素式审判,加大小额诉讼程序、督促程序适用力度,达到“快、简、省”的目标。

不仅如此,宁津县法院拓展服务边界,以智能诉讼服务推进案件“全域全程”一网通办,实现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开庭、网上鉴定,以司法服务的“多维度”跑出纠纷化解的“加速度”。

善意文明,靶向施策 高效执行助企护企

近日,宁津县法院受理原告某混凝土公司与被告某城建集团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经混凝土公司申请,法院对某城建集团银行账户的500万元采取冻结措施,并依法询问该集团负责人李某是否主动履行。

李某表示,近期集团资金紧张,强制划扣会对资金链造成极大影响,于是申请迟延划扣,以便筹措资金。为了不影响被诉集团正常生产运营,宁津县法院联系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协调延时划扣事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500万元顺利执结完毕,实现纾困解难护企的多赢结果。

去年10月,宁津县法院出台“分流+集约”执行提速改革方案,打造“执行指挥中心+快执团队+专业团队”的执行模式。对涉企快执案件做到双重筛选、分案到人,实现涉企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

同时,持续开展涉营商环境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强化立、审、执衔接,充分发挥分段集约、类案集中执行的优势,依法合理适用强制措施,强化执行联动,切实解决企业“要账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