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法院加强诉源治理,创新“三二一”办案模式
道交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杨武贤张培松)4月21日,在临邑县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一场轻微交通事故纠纷正在调解。
“根据现场情况和交警部门出具的认定书,被告应该负主要责任,这是没有争议的。”某保险公司理赔员手拿一叠材料,语气平和坚定。
“如果进入诉讼程序,不但增加双方诉累,而且要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各项费用,案前调解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你们仔细考虑一下。”临邑县法院专职人民调解员李培智紧跟着说。
分坐调解桌两侧的是此次纠纷的当事人李某和王某。一起原本简单的交通事故,因被告李某对现场责任认定不满导致矛盾升级,双方均表示要诉讼解决。
案件进入临邑县法院后,调解平台随即启动道交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案件分流至诉调对接工作室,并把参与办案的保险公司理赔员、人民调解员和法官齐聚一堂,共同调解。大家释法明理,让被告李某明白即使进入诉讼,自己也无胜算,随即表示同意案前调解,愿意配合保险公司进行各项理赔,案件顺利调解。
今年以来,临邑县法院注重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探索创新道交案件“三个固定、两个渠道、一站通办”的“三二一”办案模式,积极拓展道交案件诉源治理、多元化解新路径。截至4月15日,临邑县法院受理道交案件68件、收案数量同比减少18.2%,审结61件、同比增长10.34%,结案率同比上升4.65%。
所谓“三个固定”,就是固定时间、人员和场所,通过搭建保险公司+事故各方+人民调解+法院的“N+1”纠纷处理平台,实行专人、专事、专办。把每周四设为道交纠纷“阳光调解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固定入驻法院诉调对接中心,邀请熟悉行业规则、具备丰富经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在法院指导下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实现解纷全流程公开透明、规范运转。今年以来,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道交纠纷26件(次)。
将诉前纠纷和在办案件同时纳入调解范畴,“两个渠道”化解纠纷。坚持解纷关口前移,对保险公司介入理赔、尚未诉至法院的潜在纠纷,保险公司有权将事故各方约至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各方自行主导形成理赔方案后,再在法院指导下形成调解协议。法院已经受理的案件,也可利用调解平台进行集约化送达,实现同一保险公司的案件统一集中处理,提高办案效率。
实现道交案件“一站通办”,确保纠纷一次性化解。对协商后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及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对无法达成协议但符合起诉条件的,直接转入交通事故预立案程序,根据当事人意愿,提供诉前调解、立案受理等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