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民生实事接地气 精准服务暖民心

原标题:

我市做实“智慧法援+百团汇演+社区微业”

民生实事接地气 精准服务暖民心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4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市司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残联负责同志介绍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民生实事开展情况。

市司法局联合市妇联、市残联、市教育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法援惠民生”行动的工作方案》,通过6个专项维权活动构建全方位法律援助体系。今年3月启动“关爱妇女”专项活动,组织各县(市、区)深入社区、乡村等地开展33场普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7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670人次。便民服务方面,通过“智慧法援”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04件,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四优原则”,对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下一步将深化信息化应用,完善质量监督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市文化和旅游局今年将组织1000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在传统艺术门类基础上增设夜间和周末课程;举办5000场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四季村晚”“村歌”等品牌项目;推动市直文艺院团开展60场以上剧场惠民演出,涵盖歌舞剧、儿童剧等多元剧目;实现“一村一年一场戏”行政村全覆盖,通过送戏下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京剧、河北梆子等传统艺术。此外,将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通过资源下沉、完善设施等举措,擦亮“百团汇演”文化品牌,让优质文旅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市残联将围绕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残疾人就业开展两大核心工作。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2025年计划为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目前已为800余名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完成8例免费矫治手术和30例辅具适配。残疾人就业帮扶方面,通过“社区微业”开发微岗位,结合文创就业等新业态,已实现417名残疾人新增就业,全年目标新增就业1200人。创新打造“惠残爱心小屋”标杆项目,开展访企拓岗和“三送”服务,为用人单位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务。同时深化高校残疾毕业生“一人一策”帮扶,建立全流程就业服务体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