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路

原标题:我市构建“六位一体”防护网——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路

我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资料照)

□本报记者张明昭 本报通讯员吴克浩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市委政法委立足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将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纳入平安德州、法治德州建设整体框架,聚焦源头预防、分级矫治、依法惩处、综合治理四大重点,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突破传统治理模式 构建集成改革工作体系

我市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去年7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确立“以集成改革促进健康成长”总体思路,构建党委领导、政法统筹、部门协同的“1+6+N”(1个改革方案、6大任务模块、N项配套机制)制度体系。该体系突破传统条块分割治理模式,通过制度重构、流程再造实现教育、矫治、惩处闭环衔接。

出台《关于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管理的意见》,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校园安全形势研判会,及时通报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印发《德州市校园周边安全管理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德州市校园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交通秩序、校外托管机构等9个方面,开展集中整治,排除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把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一键报警系统全部接入公安系统。

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先后召开全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推进会,压实责任、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坚持以打造“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集成改革品牌”为主线,梳理职责清单、问题清单,确定“教育引导、环境整治、关爱提升、健康强基、帮扶矫正、预防惩治”6项重点改革任务,构建集成改革工作体系。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多元治理,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协同、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政府、司法、社会、家庭、学校、网络“六大保护”协同发力、齐抓共管。2024年,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涉案人数实现“双下降”。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督促履行监护职责

市委政法委积极推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教育。

市教育局联合司法部门建立市县两级法治副校长人才库,从政法部门择优选拔942人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构建“1+1+N”法治副校长新模式,即选出一批法治副校长、上好开学第一节课、开展N次法治宣教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普法宣传4000余场次。

“聘任法治副校长,旨在推动完善政府、司法、社会、家庭、学校、网络‘六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孙希强介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