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周学江
“围绕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现场推进会议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培育家政劳务品牌、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等五大领域重点工作。”3月11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宗虎表示,人社系统将稳扎稳打、脚踏实地,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际成效,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社部门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研究制定德州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健全覆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长期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6月底前开展各类招聘对接活动200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00人。
采访中,赵宗虎特别提到要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近年来,通过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岗位开发等8方面24项改革举措,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249.6万人,有关经验做法入选“中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市政府在全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下一步,要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好用好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零工超市”、就业驿站等,开展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服务活动。实施“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的项目化培训,提升培训实效,6月底前培训农民工2100人次。优化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6月底前新开发“农田管护”“助老服务”等特色公岗1500个,有针对性做好到期退出人员就业帮扶。
德州作为劳动力大市,劳务品牌建设对扩大就业辐射半径意义重大。今年将以家政劳务品牌、家政技能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德州巾帼家政”“德州金牌月嫂”等家政劳务品牌和“德州照护师”“德州育婴师”等家政技能品牌,实施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家政行业职业化评价、家政劳务品牌培育服务、家政企业规范化发展“四项行动”。6月底前开展家政类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次,开展家政类职业等级评价700人,全方位支持家政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化推进是确保工作实效的有力抓手。我们坚持‘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体推进’的模式,推动资源、政策、试点等向重点项目倾斜,结合实际、立足优势,努力开创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赵宗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