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激扬巾帼力量 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德州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综述
移风易俗主题《新风正气歌》广场舞展演。记者路龙帅 摄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王秀青 通讯员李娜
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000余个,建立妇女微家2000余处;打造儿童友好社区25个;10个国家级、省级试点在德州落地;7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妇女优秀案例;模范机关建设试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巾帼家政进社区被列入2025年德州市民生实事……
2024年以来,全市妇联组织突出引领、服务、联系三项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守正创新,妇女儿童工作成绩亮眼,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在各行各业展现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
强引领,凝聚巾帼共识
3月6日,我市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巾帼宣讲,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巾帼先模代表,讲述了乡村振兴、司法为民、巾帼建功的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市妇联坚持将思想引领贯穿于联系服务妇女工作中,积极打造“与德同行”巾帼宣讲品牌,招募500余名巾帼宣讲员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妇女163万人次。启动“移风易俗巾帼先行”主题活动,编创《新风正气歌》广场舞在全市推广,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活动580余场次,发放抵制恶俗婚闹、杜绝铺张浪费倡议书3万余份。我市经验做法获评全省“争做齐鲁巾帼好网民”活动优秀案例、全省妇联系统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案例。
叫响“与德同行”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心系万家情暖州城”巾帼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扶持14个巾帼志愿服务项目,1个项目在全省展示。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组织联谊活动268场次,招募近800名公益红娘提供精准服务,2000多对青年幸福牵手。
大力选树优秀妇女典型,着重宣传基层一线、乡村振兴一线、群众工作一线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妇女见贤思齐,建功立业。2024年,培树推选“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全国、省、市先进典型26个。
勇担当,创新创优走在前
“家政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在社区培训,就近上岗,工作家庭两不误。”禹城居民刘培培因需要照顾孩子不方便外出务工,受益于巾帼家政进社区,1个月前,她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今年,巾帼家政进社区被列入德州市19件民生实事。1月28日,巾帼家政进社区项目启动,德城区岔河社区、陵城区邱家社区等6个社区相关负责人与家政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在禹城市、夏津县先行先试,再全面铺开。“全市将选取200个社区,建设巾帼家政进社区服务站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1000场次以上,提供收纳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妈妈岗’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市妇联主席刘芳介绍, 截至目前,我市巾帼家政进社区已覆盖50个社区,组织培训48场,提供岗位1500余个。
市妇联以“有解思维”强化担当作为,在创新创业中迸发巾帼活力,吸纳117名优秀女企业家成立德州市巾帼企业家协会,举办助企护企活动10场次。培树“齐鲁工匠”、“齐鲁巾帼工匠”、省“行业领军女企业家”“新锐女企业家”4人次,推动“妇字号”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通过雏凤助飞训练营、招聘会、推行“妈妈岗”,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争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女性赋能培训公益项目试点落户德州,3个项目入选全省优秀女性创业项目。
在招商引资中彰显巾帼担当。先后赴北京、湖南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走进20多家企业实地考察,寻找招商线索10多条,选聘10名巾帼招商大使。重庆环帝集团素质教育基地项目签约落地陵城。
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巾帼风采。开展“木兰花开”巾帼家政和巾帼电商人才培训26场次,受益妇女1300余人次。推选16名“德姐助农”公益主播,线上线下举办巾帼年货大集20余场次,百余家“妇字号”企业展销210余种“巾帼好品”,30个“妇字号”企业、100余个“巾帼好品”入驻“齐鲁农超·巾帼好品馆”、京东“中国特产·山东巾帼好品馆”。全市21.1万户美丽庭院扮靓美丽乡村。
在助力体育名城建设中展巾帼英姿。举办女子迷你马拉松、广场舞大赛等大型女性特色体育赛事,4.7万余人参与。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30余场次。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德州市“两河牵手非遗雅会”文化展示活动,推进“体育赛事+文旅”深度融合。
促和谐,擦亮好家风品牌
“今天这期的主题,是学习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3月5日晚7点,齐河县晏城街道永兴社区家长学校智慧父母成长公益课堂准时开课,从事多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贾贻香老师现场答疑,为家长传授与孩子和谐相处、有效沟通的方法。
据介绍,公益课堂每周一期,目前已经举办了83期,成为家长们系统学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接受科学家教指导服务的“加油站”。
过去一年,作为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市妇联持续发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擦亮“大德·好家风”品牌。
家庭文明出彩出新。开展“书香飘万家共筑强国梦”家庭亲子阅读主题活动,征集家庭亲子阅读短视频110余件,集中展播20期,11件作品在省比赛中获奖。实施“家·课堂”亲子公益项目,开展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活动100余场。征集“泱泱黄河水小小代言人”沿黄九省手绘地图作品200余幅参加省级比赛,获优秀组织奖。我市“自然课堂”经验做法在中国儿童中心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交流会上展示。
家教服务拓展赋能。推动将《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情况纳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开展《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宣传。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实务能力提升班。持续推动社区(村)家长学校规范提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7万场次。7项课题入选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我市多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
以好家风涵养文明新风。市县联动开展“大德·好家风”宣讲、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等活动700余场次。连续3年联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将家风教育纳入主题党日。开展清廉家庭建设,征集“大德·好家风清风润万家”清廉家规家训130余件,面向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家属开展“拒绝酒驾守护团圆”专题宣讲。
抓精准,提升关爱维权服务
“在硬件设施上,打造了多元化的儿童友好空间;队伍建设上,最大限度整合周边资源,成立了社区公益合伙人队伍,目前已经有70多家单位和个体加入;举办幸福学堂,受益儿童已达千余人次。”提起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德城区肖何庄社区党委书记王燕如数家珍,表示会全力为儿童成长提供全面高质量服务。
市妇联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组织赴杭州、衢州、苏州、南京等市学习先进经验。编印《德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建成市级儿童友好社区25个,同步推动医院、药店、图书馆等70余处儿童友好单元建设,开展“我是德州小主人”“两河牵手·亲子畅游”等特色公益活动1.2万场次,成立儿童观察团91个。禹城列入第三批山东省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培育库,德城、夏津2处入选首批全省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单元。
作为妇女儿童的“娘家人”,市妇联积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将市县乡三级妇联全部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全市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质量,为1.3万余对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开展离婚辅导,6500余对经辅导放弃或暂缓离婚。4个婚姻家庭辅导案例获评全省优秀案例。加强婚姻家庭风险隐患排查,为9300余名重点妇女建立台账,关爱帮扶6500余人次。联合市委政法委等11部门在市拘留所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为特殊妇女群体提供维权服务,为全省首例。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接办群众来电来访873件,办结率98%。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培养妇联“法律明白人”3572人,实现了70%以上的村至少有1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用心用情,提供关爱帮扶。争取国家、省级等资金133万元,救助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205人;联合中国人寿为1.11万名适龄困境妇女捐赠“两癌”保险,保险额度3.13亿元;争取上级助学金、筹集爱心捐款344万余元;6800余名爱心妈妈护航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128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公益项目试点落户陵城、夏津等地,“HELLO小孩”公益项目落户齐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心圆计划”公益项目试点落户临邑、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