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剧场表演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邢晓倩 张军
“妈妈,这只小熊长得比我快多了,去年还没这么大呢。”2月16日,在齐河泉城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北极熊生活区,一群孩子正与玻璃窗内的两只熊宝宝互动。“这是我们自主繁育的北极熊。”饲养员隋飞龙介绍。
从最初的探索与尝试,到如今“极地”族群的不断繁衍壮大,泉城欧乐堡海洋极地世界见证了这些“极地宝贝”的成长。
10年繁育8只北极熊
2月14日,北极熊馆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极地浪漫”。15岁的雄性北极熊莱斯与16岁的雌性北极熊莎莎,在共同生活1个月后首次出现发情行为。饲养团队随即启动繁育保障计划,期待它们能够孕育出新生命。
北极熊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的繁育难度极高,主要面临发情期难以观测、孕期难以追踪等挑战。“母熊的发情状态短暂而珍贵,时机稍纵即逝。”海洋极地世界主管李国锋介绍,饲养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精心推算预产期,并在分娩前1个月进入“全天候待命”状态。
海洋极地世界并非首次成功繁育北极熊。2015年7月19日,北极熊莎莎顺利产下一公一母两只北极熊幼崽。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北极熊“龙凤胎”繁育成功,这在山东尚属首次。10年间,海洋极地世界共成功繁育了8只北极熊宝宝。
寒带族群缘何安家齐河
不仅有北极熊,在齐河安家的南北极地族群还有很多。
在企鹅馆,20多只巴布亚企鹅正各自玩耍。它们身体矮胖、走姿摇摆,着实有些憨态可掬。“饲养这些企鹅,我们投入了极大精力。”工作人员介绍,从原产地进口的多春鱼、磷虾、鱿鱼等食物,都要挑选完整新鲜的给它们吃。企鹅馆的维生系统和通风系统都是独立的,人员进入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杀工作。馆内常年有冰块和人造雪,室温维持在-5℃至0℃,水温保持在6℃至7℃。
自2011年建成以来,海洋极地世界为确保极地动物在人工环境下健康成长,在软硬件设备上下足了功夫,展馆面积8.8万平方米,拥有海龟岛、鲨鱼湾、海底隧道、极地王国、水下剧场等10多个主题场馆。如今,海洋极地世界养育着千余种、数万尾海洋生物,海牛、太平洋宽吻海豚、企鹅、南美海狮等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中,累计繁育了4头海牛、3头太平洋宽吻海豚、8只企鹅、2头南美海狮、30余头海狗、5头海豹。
做强“极地”文旅IP
这些“极地宝贝”的成长,映射出整个海洋极地世界在齐河的发展壮大。经过14年的精心打造,不仅构建了“全龄化、全季节”的海洋生态矩阵,还成为辐射华北、华东乃至全国的文旅新地标。
作为国家级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海洋极地世界通过创新科普教育工作,成为北方游客了解海洋知识、感受海洋魅力的重要场所。其中,推出的海洋极地世界夏令营及海洋研学体验活动,旨在强调亲子互动在科普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学员不仅可以在课程中得到专业老师的生动讲解,还可以走进养护繁育区,深入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养护知识。同时,丰富多样的课程也让学员更加系统地了解不同海洋生物的特性,使其对海洋有更直观的认识。
近年来,海洋极地世界不断探索文旅IP的创新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景区全新模式。海洋极地世界副总经理侯蕾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深化“极地”文旅IP塑造,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为游客创造独特的记忆点,实现“常玩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