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宝”的力量——全市统一战线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纪实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二〇二四年“寻美·山东”主题活动在夏津启动。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付善斌
这是一场建箴言献良策的行动,这是一场以创新创造增动能的行动,这是一场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行动,这是一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聚资源的行动,这是一场同心同德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行动……
近年来,全市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推动统战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在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了统一战线强大法宝的担当和力量。
强化引领 汇集资源聚合力
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一个大智库。作为联系各方力量的桥梁和纽带,全市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汇民意、聚民智,不断凝聚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始终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题,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扎实推进统战各领域工作目标落地落实,凝聚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广泛联系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引领、统战搭台、统战联谊组织助力、统战成员唱戏”的工作思路,尊重党外人士主体地位,激发党外人士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了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族等统战工作6项协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实现了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上下协同、一体推进。通过举办欧美同学会德州行、商会名企德州行、德州市中华职教社“职教育人·工匠筑梦”巡回报告会等活动,将广大统战成员紧密地组织起来、吸纳进来,为德州市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下联动 释放强市建设“同心力”
“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是全市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助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市委统战部负责人说,全市统一战线积极将统战工作深度融入现代化强市建设每个环节,画出了最大“同心圆”、释放了“同心力”。
建言献策,智力支持尽显成效。民建德州市委会围绕德州品牌农业发展提交的《关于建立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打假维权中心的建议》等意见建议,成功促成“德州味”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发布。
市县两级全部开通党外人士建言献策“直通车”和“政企直通车”,283篇智库报告被转化为助力发展的“金点子”。
创新创造,激发城市活力。2024年5月22日,首届德州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激发了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力。从建立52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党外人才库,到成立848个各级新联会、知联会、商会、欧美同学会等组织,再到举办百名博士德州行、北大燕园“百思集”、2024山东海外华商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合作周等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党外人士、企业家、科研人员加入各行各业的创新创造,11家企业入选2023年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创新潜力100强。
壮大民企,激活经济新动能。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发展信心;民营企业“访实情解民忧促发展强信心”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推动解决了企业的一系列实际难题;德州市工商联与京津冀地区6家市级工商联缔结友好工商联,四地10家商会互相缔结友好商会,架起各地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桥梁。
双招双引,拓宽发展视野。紧盯京津冀、省会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全市统一战线深入开展乡情招商、以商招商。2024年,全市统战系统累计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211次,成立双招双引工作站74处,举办承办各类宣传推介会216次,参与引进项目63个,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83名。
共同富裕,提升民生福祉。7个民主党派市委会(总支部)累计开展敬老爱老、科普下乡等活动20余场,捐款捐物逾900万元;民营企业助富行动深化了“产业兴村、园区兴村、合作社兴村、商会兴村、返乡创业兴村”五种兴村模式,推动实现全年兴村1552个、兴村项目2131个;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兴富行动激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心公益帮富行动助力改善了乡村医疗卫生条件。
塑造品牌 扩大统一战线影响力
服务强市建设把统一战线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进一步扩大了统一战线的影响力。
2024年8月24日,在德城区运河古街举行的以“共享新机遇携手向未来”为主题的2024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暨海峡两岸街舞交流大赛上,第一阶段的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有德台产业合作项目战略合作、人才战略合作等12个项目签约。第二阶段,来自海峡两岸的街舞选手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带来霹雳舞、嘻哈舞、综合舞等充满激情的竞赛和展演。已连续18年成功举办的德台经贸交流合作大会,是全市统一战线对台交流、唱好“团结曲”的品牌活动之一,海峡两岸街舞交流大赛则发挥舞蹈潮流文化的吸引力,为推动两岸青少年彼此走近搭建了平台。
全市统一战线注重突出亮点、打造特色品牌,聚焦先进制造业强市、“吨半粮”示范区建设等全市中心任务,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对接东盟、中医药、八极拳、港澳台侨青年“五张大团结牌”,在产业互融、商会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探索创新,形成了书画、街舞、华文教育等特色亮点。
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统战团体积极下沉到基层一线,踊跃参与光彩事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通过联合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条件,为广大党外人才创造广阔的活动平台、干事舞台,让他们充分彰显自身的价值,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