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三年高质量完成57件民生实事

原标题:聚焦群众所需 坚持有解优解 我市三年高质量完成57件民生实事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12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德州市民生答卷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介绍近三年全市民生实事工作情况。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刘泮英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胜强参加。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小切口、大民生,连续三年梳理办好民生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截至2024年末,累计推动57件民生实事高质高效完成。

聚焦群众所需,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水平加快提升,累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8万个,建成零工市场32处、“零工超市”“零工驿站”等网点860个,服务24.7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专题推广。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舒心就医”便民服务惠及11.3万人,27项医保事项市域通办业务实现无差别办理,建成中心村卫生室343家,基层卫生机构诊疗量居全省首位。基层文体服务不断优化,512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5万场、群众性体育赛事1.2万场、文化活动1.5万场。

关爱弱势群体,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9个、养老机构141处,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300户,建设“365暖留中心”271处,服务群众11.5万人。建成市级规范化托育机构27家、市级儿童友好规范化社区22个。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救助网络,动态监测11.3万低收入人口。建成运营“惠残爱心小屋”323处,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337万人,1.1万失能人员享受护理保险服务。

坚持有解优解,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将物业服务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物业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8%,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0%,130个问题突出小区诉求量同比下降4.2%。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累计投资1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525个、惠及5.5万户,2000年前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在全省率先开展用电自管小区供电改造,17个小区、6524户实现“一户一表”直管。

注重发展破题,资源效应不断释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展破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既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又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着力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累计安装电梯650部,居全省前列。打造“红色速递”服务品牌,每个县市区均建成1个快递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和快递企业党组织,建设综合性服务站1020处,服务30万人次。今年1至11月,全市快递业务量6.36亿件、同比增长42.5%,实现业务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8.6%。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