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服务促发展 当好改革排头兵——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洪魁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王志强 通讯员苗世彬

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市工信局围绕改革实施意见,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确立33项改革举措,谋划18项改革任务。

全会提出聚焦服务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深化改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市工信局锚定“三个高于”工作目标,树牢“抓大工业、大抓工业”意识,系统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靠前谋划、主动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建立“双线工作法”“专题工作法”,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全梯次企业培育体系,优化企业结构,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推动数实融合,探索建立“链群促进组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常态化纾困助企机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系列成效。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战略新兴产业链营收占10条制造业产业链比重达到28.74%,其中,医药产业链营收同比增长5.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同比增长10.72 %。二是设备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抓住国家“两新”政策机遇,谋划储备设备更新项目709个,12个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4亿元,34个项目获得省级设备更新奖补资金2633万元,完成设备更新4万台(套),完成投资500亿元。创新打造“CGO+金融伙伴”助企模式,7家企业获得省技改专项贷贴息超380万元,130个项目入选工信部第一批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帮助企业争取再贷款授信32.18亿元。三是企业培育层次不断提升。新培育小升规企业8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6家,23家企业入选省单项冠军企业,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99家。泰山体育“碳纤维智能场地自行车”作品获得“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实现德州市该奖项“零”的突破;84项产品产能、占有率居全国或全球第一。四是数实融合效能不断释放。今年以来,实施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29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4.6亿元,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240家,居全省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73亿元,同比增长14.43%,连续4年入围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五是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建立“诊断服务+技改提升+示范引领”工作模式,打造省级绿色标杆企业26家,2家企业(园区)入选工信部重点水效领跑者名单。

工业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市工信局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抓住“产业强基础、运行观形势、纾困助发展、技改拼后劲”四个重点,整合工信组织力量,强化系统支撑和矩阵式管理,提升工信系统战斗力,为实现德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信力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