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车检“一件事”改革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

原标题:我市车检“一件事”改革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数据赋能 办事提效服务升级

工作人员正在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测。记者马乐摄

□记者马乐 通讯员杨红省肖华荣

今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车检“一件事”改革,全市75家机动车检测站全部入驻山东省车检“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车检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经验做法由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四部门联合发文向全省推广。

进门“交钥匙” 车检不再大排长龙

11月1日,记者随同市民李学智到德州鑫兴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车检。出发前一天,李学智通过“爱山东”APP的车检“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进行了预约。

李学智表示,以前车检,每次他都要排队大半天。这次驾车驶入检测站,李学智就发现了大不同——站内环境整洁,待检车辆大排长龙的景象不见了。在服务大厅,李学智将车钥匙和行驶证交给车辆代检员,由车辆代检员负责驾车上线检测,他则在引导员指引下,来到办事窗口录入信息、缴费,用时不到5分钟。

在服务大厅等候期间,李学智回忆起以前车检的情景:“材料带一大堆,录入信息要在不同窗口录两遍,还得自己开车排队上线。”

交流间,车辆代检员来到李学智身边,告知他车辆检测完毕,各项数据合格,并将车钥匙交还到他手上。用时35分钟,李学智直呼方便快捷。

据了解,机动车年检涉及公安、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主要包括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安检)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环检)两个部分。安检、环检两个系统的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在车检时导致照片拍摄、信息采集等数据重复录入,延长了车主等待时间。车检“一件事”改革有效改变了这种情况。“我们是全市车检‘一件事’改革的首批试点站,今年5月完成平台改造和系统调试,将安检、环检业务办理信息录入与车辆外观检测过程合二为一,大大提高了车检效率。同时,车检‘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在线预约服务还可帮助车主实现‘随到随检’。”德州鑫兴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军介绍。

破除部门壁垒 信息一次采集分类使用

在检测站,记者随机采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大家无不为这项改革点赞。张智超是德州鲁恩物流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企业有30余辆大型运输车。“大型车辆年检环节多,以往单车耗时超2小时,如今缩短至1小时以内。”张智超说。

车辆年检从“烦心事”到“省心事”,是如何实现的?

2023年9月,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车检“一件事”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车检“一件事”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商机制,高标准稳步推进。市公安局等部门紧盯安检、环检数据分离等难点堵点问题,扎实开展实地调研,聚力攻坚破题。

字段标准不统一、平台时间不同步、业务要求不一致……随着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最终打破部门壁垒,利用市大数据局数据上下传递、跨网传输的优势,完成环保平台和车检“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暂存库的数据对接,实现车辆外检信息“一机登录、一次采集、分类使用”。

“传统模式下,检测站需要开设安检、环检两个窗口,分别为待检车辆录入信息,利用不同平台的PDA设备,分别按照要求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测。如今只需要一个窗口录信息、一台PDA设备采集图像数据,供两个平台共同使用。”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民警刘忠强介绍,改革之后,“外检”PDA终端由250个减少至122个,每年可为全市车检机构减少经营费用超1000万元。

降低运营成本 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目前德州市机动车保有量逾170万辆,每年约有50万辆次需要检测。可以说,车检“一件事”改革不但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关键小事”,更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改变车检机构经营理念的民生大事。

德州东汇机动车检测公司总经理陶飞介绍,作为首批试点企业,改革试点阶段,新系统的使用费全免,并允许新旧系统并行,防止程序不稳定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改革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得到了大家支持,也倒逼我们不断出新招提高服务水平。”陶飞说,车检“一件事”管理服务平台上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服务项目的收费情况、服务评价等内容完全公开,车主可以“货比三家”。

如今,陶飞每天都要到服务大厅走一走,听一听车主的意见。他表示,公司还推出了上门服务,车主只需一个电话,公司便会派人上门取车,完成车检后再将车辆送还车主。自从开通在线预约以来,东汇公司五星好评率一直保持在100%,不少车主舍近求远前来办理业务。

“车检‘一件事’改革,以问题导向、群众视角,打破平行部门间的壁垒,实现跨部门协同联办,让烦琐流程得以简化,达到政府放心、企业满意、群众赞扬的良好效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委员、车管所所长梁勇介绍。今后我市将逐步建立起“层级递进巡查、实时研判干预、督导整改追责”的协同监管新模式,实现车检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助推车检行业高质量发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