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专利转化带动全链条提质增效——“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山东·德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侧记
□记者杨鸣宇
11月7日,“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山东·德州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举办。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桥梁作用,畅通沟通渠道,建立校企“握手通道”,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快速落地转化,为技术找市场,为企业破难题。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与会代表齐聚一堂,畅谈知识产权专利转化新路径,共谋创新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德州高度重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工作,与我院开展了很多对接合作。”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冯国星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构建长效的精准供需对接交流机制,通过共享资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发挥好德州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共同推进重大创新成果在德州大地落地转化。
市市场监管局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签署了《山东省区域定向专利许可试点协议》。“此次签约的达成,是专利转化运用模式的创新实践,为有效破解专利转化渠道不够通畅难题探索出了新路径、新方法。”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毕志国表示。
活动设置了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围绕专利转化运用作经验分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了专利转化运用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要加速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带动知识产权全链条提质增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认为,应该围绕专利转化运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实务研究,为专利转化运用走深走实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活动现场,省内12个知识产权专利转化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我市项目包括以功能糖为基料的高值化功能产品开发项目、镓锗铟深加工产品制备技术与示范项目等四个。
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裂殖壶菌菌株专利转化运用项目签约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处长陈骁表示,未来,德州可以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促进专利的转化应用,加强同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吸引更多项目在德州落地。
副市长陈晓强对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医药及康养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进行了推介,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德州机遇就在眼前、就在脚下,我们热切期盼四海精英来到德州创新创业、成就大业,共赢未来。”陈晓强表示。
这是一场推动专利落地转化,发明者与应用者的近距离“对话”。中国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对高端装备暨先进材料、高端化工、医药产业链专利项目进行了路演推介,吸引了许多企业家关注。
“此次活动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专利技术落地转化搭建了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毕志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