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平原车站
□宫玉河
红瓦起脊,米黄墙体,进站口上方,“平原车站”四个魏碑大字古朴凝重。这就是百年老站——平原火车站,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贷款修路贯通南北
平原火车站最初是“津浦铁路”的站点。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全线建成通车,是中国近代完成的继京汉铁路之后第二条重要的南北铁路干线,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铁路建造技术和管理制度,是清政府借款建成的最长的铁路。
津浦铁路是中国向英、德两国贷款修建的铁路,仅用4年多时间就修建完成,其修建速度之快为清代铁路之最。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正线全长为1013.8公里,设站85个。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使用,南京成为连接京沪的中间站,津浦铁路成为京沪铁路的一部分。
津浦铁路修建如此之快的原因,首先在于《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中规定“此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这就为中国争回了一些路权,激发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津浦铁路全路段都位于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除济南至泰安段地处鲁中丘陵略有起伏外,全路地势平坦,便于施工。另外,清政府选用德国、英国总工程师各一人,两人听命于清廷总办或其代办,所造铁路分南北两段施工,形成了南北两段竞赛之势,效率自然提高。津浦铁路的建成通车,带给中国人的是自豪和荣耀。
名医题写站名
平原火车站始建于1910年,至今已度过了114个春秋。车站候车室及辅助用房5483平方米。采用一高两低传统建筑格局。建筑风格玲珑剔透,厚重坚实,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现有正线2条,到发线4条,货物线4条,专用线3条,至今仍然承担客运职能。离北京站410公里,离上海站1053公里,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
“平原车站”4个魏碑大字出自平原名医刘祥符之手,写于上世纪50年代。
刘祥符(1905年—1970年),男,汉族,名同庆,字祥符,平原县腰站镇西窑口村人。1930年前后曾在天津、济南行医。1950年在平原县城悬壶开诊,因其医术高超、医德敦厚而闻名。1955年担任聊城地区中医学会会长。是平原县第一届至第五届人大代表。除了医术精湛外,刘大夫热衷于中华传统文化,尤擅长魏碑书法,功底深厚,广受赞誉。
新中国成立前后,平原县城的主要商业区大多数门店的牌匾出自刘祥符之手。“平原车站”是目前硕果仅存的几个题字。其子清楚记得父亲当年曾书写过“平原铸锅厂”“华盛号”“人民剧院”“中国人民银行”等牌匾。
血雨腥风车站见证
1928年3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张宗昌在徐州大败,过黄河北逃路经平原。平原县县长刘耀东组织县内武装在火车站缴了张宗昌后队的武器,又在城门挂起欢迎北伐军的旗帜。张宗昌在德州闻讯后勃然大怒,回师炮击平原县城。刘耀东抵挡不住,撤出县城。张宗昌部进城后,烧杀抢掠,驻数日复北去。
1938年2月中旬,八路军129师津浦支队在队长孙继先率领下,进驻恩县(1956年撤销)县城附近。5月,夜袭平原火车站,炸死日军10余人,活捉日军搞经济侵略的“商人”两名。
1938年春,国民党军第68军胡道和部从恩县八里庄、郑家口一带派出一支百余人的骑兵武装,奔袭驻平原火车站的日军,打死日军10余名,活捉3名,缴获武器一批。战斗胜利后成功转移。当时的中共代表郭鲁在此部任政治部主任。郭鲁,武城县四女寺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铁道部常务副部长。
1938年10月,驻平原火车站的两名日军到附近的刘池村强奸妇女,其中一名日军被愤怒的村民打死,另一名逃窜。当天和第二天,日军疯狂报复,刘池村和附近的荆庄、马庄、邓庄,有4名群众被日军杀害,6人被日军放火烧死,伤2人,烧毁房屋430间。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百年风雨的平原火车站,作为京沪铁路上的节点,继续发挥着沟通南北、服务百姓出行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