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与面粉

□张振安

1947年,我出生于武城县武城镇马棚村。自懂事起,就经常依偎在母亲身边,伴随母亲一块磨面粉。有时,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吆喝几声拉磨的牛。自幼耳濡目染,对石磨加工小麦了如指掌。在艰难困苦的上世纪60年代,我们生产队160余口人,仅有10多头牛。人拉车、拉犁、拉耙是家常便饭。有时,我也同哥哥们一起抱着磨棍一圈圈转着推磨磨小麦。一次次推石磨,对石磨加工小麦的过程了解透彻,其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石磨加工粮食的历史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当年家家用的石磨是这样的:由大小一样的上下两扇磨盘组成,圆形,直径约70厘米,每扇磨盘厚约20厘米。两扇磨盘相对面的靠边部分,石匠錾出有序排列的磨齿。上扇的谓公齿,下扇的谓母齿,上下磨齿呈交错状。磨盘中心的部分,凿出一定空间,易于粮食流动,谓磨膛。待磨齿用得光滑,磨粮食迟钝了时,便请来石匠重新加工。但见锤击錾子奏出叮叮当当和谐的乐曲,錾击齿槽石磨粉飞、火化闪闪,别有一番景致,引得不少人欣赏。

下扇磨盘固定在木制的圆形的磨基上,磨基直径约130厘米。磨基的下面是用砖垒砌而成的半米多高的台基。下扇磨盘的中央安置一内木外铁的极光滑的圆柱,圆柱直径约4厘米、高约3厘米。上扇磨盘凿有两个对称的上下贯通的圆形石孔,谓之磨眼。上扇磨盘与下扇磨盘相对一面的中央凿有一与下扇磨盘中间的圆柱相契合的圆洞。如此,上下扇磨盘便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上扇磨盘还安置一磨棍,用以拴牲畜套或人以手推。

随着石磨上扇磨盘的转动,堆在磨顶上的小麦则缓缓从石孔流入磨膛,然后从里往外经受磨齿的研磨,之后便你争我抢地挤出石磨,沿着上下扇磨盘结合的边缘,跌落在磨基上。

小麦(或其碎末)在石磨里的一次循

环叫“一烂”。第一烂洒落在磨基上的小麦有分解成几块的,也有极少数完好的。这一烂面粉较少,一般不罗,直接用簸箕沿磨基撮起,倒回磨顶进行第二烂的加工。第二烂,小麦已粉身碎骨,飘落在磨基上。从磨基随撮随倒在簸箕里的罗里,罗下面还置一易于罗来回运动的器具,叫罗床。随着罗在罗床上来回运动,磨好的面粉轻轻洒下,层层叠加,慢慢在簸箕里长高起来。将剩在罗里的小麦碎末倒在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容器里,当第二烂接近尾声时,将容器里的小麦碎末倒在磨顶进行下一烂的加工。循环往复一般至第六烂就结束了,最后剩在罗里的叫麸子,麸子通常用作饲料。

这磨面的前一、二、三烂习惯称作“上三烂”,罗出的是上等白面,用其蒸出的馒头又白又软,清香溢口,用以招待宾客、过年过节吃。后面的四、五、六烂习惯称作“下三烂”,罗出的是次等面,用其蒸出的馒头呈淡黑色,发硬、发涩,不好吃。通常情况是将六烂的面混合在一起,叫“一烂面”,吃起来也津津有味,在那时,是难得的美味。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也创造出氤氲着生活气息的鲜活的词语。“下三烂”的次等面粉与人群中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同列于不受欢迎的档次。二者类型、属性的相似激发了人们的联想,久而久之,“下三烂”也便成了品行不端一类人的代名词。歇后语“黑面卷子掉井里——下三烂到底”,诙谐地道出了二者的相类、相关,也道出了“下三烂”一词的普遍应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