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德州古城与运河位置图。王宪贞绘
德城区北厂运河文化馆内的明初德州北厂漕仓模型图
□夏传玉
明初的“靖难之役”,是一场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引发的战争,对德州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明初统治阶级争夺权力导致“靖难之役”爆发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统治,将自己25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各地为藩王。规定各藩王府的内部可以设立护卫指挥使,护卫人数从3000人到一万多人不等。同时,驻守边塞的九位藩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则授以兵权,担任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护卫人数比一般亲王要多,如宁王朱权拥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燕王朱棣拥有精兵十万,曾经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古残余势力,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和赏赐。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因皇太子朱标已先于朱元璋之前去世,23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面对诸王势力逐渐做大,建文帝朱允炆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遂谋削藩之事,先后废除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5位藩王,下令诸王不得入京。此时,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正在赶往应天府(今南京)的奔丧路上,也被要求立即回封地。燕王朱棣深感处境危急,内心惶恐不安,一边装病不问政事,一边秘密储备军火、招兵买马训练军队,暗地里做着举兵的战争准备。
《皇明祖训》记载: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元璋在世时,为了防止朝中权臣篡权擅政,便主持编撰了《皇明祖训》,规定他的儿孙藩王们有向中央索取奸臣和清君侧的权力。建文帝削藩事起后,燕王朱棣便拿出《皇明祖训》来作为举兵反叛的根据和理由。他首先联合各藩王共同指认朝中建文帝的宠臣齐泰和黄子澄等为奸臣,存有篡权擅政、威胁皇权的企图,高举起“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帜,联合出兵诛讨奸臣贼子(没有直接针对建文帝),历史上将此战称为“靖难之役”。
德州因水陆交通地位和仓储因素成为主战场
德州特殊地理位置,运河、陆路交通要冲以及漕运、仓储等因素,使德州不可避免地成了“靖难之役”的主战场。
德州交通地位重要。德州地处华北平原,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航运发达,沟通南北数省和五大水系,陆上驿道贯通南北东西,驿站星罗棋布,交通十分便捷,成为古时南北水路、陆路必经之地和重要关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漕运仓囤和驻防重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天启《德州志》:“乃神京之门户,南北之咽喉也,固其重哉”。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盖川陆经途,转输津口,州在南北间,实必争之所也。”
德州粮仓储备丰富。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七年(1374年),为控制运河仓储,朝廷将将陵县与安德县合并,升置为德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置为德州卫。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卫河东岸筑卫城,城内及城北北厂漕仓储存有山东、河南等地的大量漕粮,是南北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德州逐步成为驻防、仓储、交通漕运“三位一体”重要之地。其中,丰富的粮食储备,使德州必然成为燕王朱棣与明建文帝双方的必争之地。
德州处于军事要塞。明朝的德州驻防始于明朝建立之初,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立守御千户所,之后设立德州卫。明建文元年(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明朝在此地驻扎大量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城北的“十二连营”也称“十二连城”,是老百姓对明初德州城北驻兵军事营垒的总称。明建文元年(1399年)三月,建文帝派都督韩观驻守德州,韩观看到德州军事地位重要,又有运河沟通南北,建有众多皇家粮仓,但没有大山大河为天险,于是上报朝廷,在德州卫城以北,掘土为堑、筑垒为营,在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的地域内,建起鲍家营、夏家营、王家营、大营(何家营)、肖家营、中营(顾家营)、北大营(瞿家营)、薄荷营(白贺营)、钱家营、陈家营、半边营(边家营)、哨马营共十二个营地,驻守重兵守护皇家仓储,弹丸之地竟驻兵数十万之巨,让德州变成了警戒森严的军事重镇。
“十二连营”的围墙多是四边形,四周有城防壕沟,既可各自为战,彼此又以壕沟相连呼应,可攻可守,但“靖难之役”爆发时尚未完全竣工。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北平起兵,“靖难之役”开始。10月,明建文帝朱允炆命大将李景隆于德州合兵50万向北攻击燕军,李景隆战败退守德州,对“十二连营”进行加固,作为向北迎击燕兵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几经争夺,“十二连营”最终落入朱棣之手。明嘉靖《德州志》中的“德州十景”之一“空营夜月”,这个“营”即指“十二连城”。
“靖难之役”在德州一带打了两年三个多月
“靖难之役”肇始于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即燕王朱棣起兵之日,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燕军攻下帝都应天府,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说从地道逃走下落不明),以朱棣胜利、建文帝失败而收场,标志着战役的基本结束,共历时三年时间,涉及德州的战事有两年多。
“靖难之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燕军防御战,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联合宁王朱权、朵颜三卫等藩王和蒙古贵族,组成了靖难联合军对抗建文帝的明军,取得白沟河之战、郑村坝之战等重大胜利。第二阶段是两军相持,从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至建文三年(1401年)十月,燕军与朝廷军队在华北地区进行了济南之战、东昌之战、夹河-藳城之战等战斗,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第三阶段是燕军强攻,建文三年(1401年)十月,燕军由防御转为进攻,沿大运河向南强攻,取得瓦桥之战、灵璧之战、嘉靖门之战、皇宫之战等重大胜利,于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1402年7月13日)占领皇宫,完全控制应天府,战役结束。
从建文元年七月(1399年8月)至建文三年十月(1401年11月)两年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德州都是“靖难之役”主战场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靖难之役”双方仅军队死亡达百万之巨,老百姓死亡人数则无法统计。作为战役的中心地带,运河漕运、天下粮仓等有利条件,给德州带来的却是一场几近泯灭的历史灾难,遭遇了空前绝后的重大损失。清乾隆《德州志》记载:德州“鲜林木、罕庐设,蒿菜极目,观之凄阻”,“多无人之地”。
德州的军事、经济、文化地位因此战得到了加强
“靖难之役”影响是深远的,它改变了明朝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1403年,永乐皇帝朱棣南京登基,1421年迁都北平(今北京),在位22年,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开创明朝永乐盛世,成为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德州军事地位日益突显。在“靖难之役”中,德州始终处于南北拉锯战的“重心”,成为双方攻占守防之要地,军事地位非常重要。“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攻占德州,占领“十二连营”,缴获军粮百万余石,为战争最后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仅在德州一带就先后击败朝廷大军80余万……德州无疑成为燕王朱棣与明建文帝叔侄之间夺取天下的关键之地。“靖难之师,先下德州,引军而南,遂成破竹之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史的选择,让德州由一运河小城,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朱棣登基后,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又置德州左卫,加上洪武年间设置的正卫,德州一地出现了正卫、左卫两个卫,共驻防士兵11200名,成为卫戍北京的南大门。清兵入关后,德州一直是清兵重要驻地,城内居民有四分之一为驻军。
德州漕运迎来鼎盛时期。朱棣登基特别是迁都北京后,德州迎来历史发展重要机遇期。一方面,为解决战争造成的人口锐减问题,永乐年间朝廷从山西洪洞、山东胶东等迁移大批居民来德州,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另一方面,明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发动30万民夫大举疏浚会通河,拓宽浚深河道,修筑水库和蓄水池用以调节运河水量,漕运能力大幅提升。明永乐年间,在德州又建立水次仓、常丰仓,自徐州至临清九百华里年可过船万艘,载运粮食四百万石。明朝永乐年间至清中期,朝廷全力保护运河漕运,官粮漕运、客货船只川流不息,“舳舻蔽水,辐辏舟舫,舟樯如林,百舸争流”,南运河“九曲十八弯”上的纤夫号子此起彼伏。这一时期,古城德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有史以来最为鼎盛时期。据记载,明代至清初鼎盛时期,德州漕运南粮北运赴通州量每年达400-600万石,真正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和漕粮运、转、储的重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九达天衢”“神京门户”。据记载,清初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须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运河沿岸形成大量店铺、仓储等繁华商业区,城内形成“九街八巷”“二角”为主体的服务业区,“工商繁荣,客商云集,货物山集,交易繁荣”。明清时期德州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
德州成为南北文化高地。德州地处燕赵齐鲁文化交汇处,运河沟通京津与江南,既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也受燕赵尚武文化熏陶;既受黄河文化影响,也受京城与江南文化影响;既有齐鲁文化“忠恕之义”等美德,又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形成包容性很强地域文化特征。特别是明永乐皇帝迁都北平后,政治中心北移,运河德州一跃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中华全国风物志》),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书院和文化名人名家。这一时期,州学兴盛,文风浓郁,雅士云集,名噪四方。在德州旧城西门外古运河东侧,董仲舒读书台、柳湖书院等成为文化昌盛的标志,也吸引了王侯将相和文人骚客光临德州。“时延文士校艺其中,亦一时盛事”(乾隆《德州志》),一批批德州学子从这里走上政治和文化舞台,从而带动德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走向全国。据统计,明清全盛时期,德州共涌现进士120余名。清康熙皇帝南巡江南两次驻跸德州,并为“德州先生”田雯御书“寒绿堂”匾额。清乾隆时期德州兴建“恩泉行宫”,乾隆皇帝南巡六次驻跸德州,写下许多诗作。其《繁露台》写道:“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为董子台题咏》写道:“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
“靖难之役”是深刻影响德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历史的重大事件,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如今,那条正流淌着的南运河,那些带“营”字的村落遗存,那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明洪武年间制造的铜火铳、铜火炮、箭镞等出土文物,还在诉说着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