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 冀鲁边区以烈士的名字命名了五个县

全面抗战期间,我国曾经以抗日烈士的名字命名了37个县。其中,在冀鲁边区这块英雄血染的大地上,就有5个以烈士的英名命名的县,以寄托人们永远的怀念。

当年为纪念烈士、激励后人而更改县名这一历史上的一页虽然已经轻轻翻过,但革命先烈们的英名和他们所创下的光辉业绩,我们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他们将与山河共在,与日月同辉!



抗战专员杨靖远


“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魂。”这是1938年底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萧华为悼念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的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烈士而亲笔题写的一副挽联。

杨靖远生于1902年,原名赵荣山,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人。九一八事变后,杨靖远的父母姐妹先后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未婚妻王少娟也因参加抗联被敌人杀害。日军的残酷暴行,激起了杨靖远的愤慨,毅然离家,到北平寻找并参加了我党的抗日组织,在平、津地区积极组织和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七七事变后,他任河北省委军委委员。1938年4月,杨靖远与李启华等5人受中共河北省委的派遣来到冀鲁边区,杨靖远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副司令员。

杨靖远胸怀报国之心,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行军作战都是一马当先。1938年5月,杨靖远所在部队和党、政机关暂住庆云县城。国民党委任的鲁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亲率200余人气势汹汹地向庆云扑来,想趁我军立足未稳,予以消灭或赶出这一地区。面对刘景良的嚣张气焰,杨靖远机动灵活地指挥杜步舟的第三路主动出击,把攻城敌军全部击溃。刘景良失败后,羞怒之下,又纠集沧县、盐山的敌军和民团3000余人再次围攻庆云县城。在敌众我寡、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杨靖远亲率220余名战士,出其不意地趁着夜色袭击了城南15余公里的纪王桥,直捣刘景良的后方机关,迫使刘景良部撤回,其余攻城部队也不打自溃。这次战斗,以少胜多,使我军威名大震。

1938年9月,“三十一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平津支队,杨靖远率部连续出击,在庆云、乐陵、宁津一带与日、伪军进行了频繁地战斗,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不久,津南地区的盐山、沧县、宁津、南皮、东光、吴桥6县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六督察专员公署,杨靖远任专员,后兼任冀南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为了扩大抗日武装,杨靖远不避艰险,或打或谈,想方设法收编地主、土匪和国民党武装。他深入虎穴,到盐山县四区大赵村与反动地主武装头子孙仲文谈判,劝其率部反正,共同抗日。孙仲文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在第三次谈判中企图搞暗杀。杨靖远识破了敌人的阴谋,安然脱险。1938年农历十月下旬,他指挥部队攻打孙仲文的老巢大赵村,不幸负伤被俘。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不久,我八路军挺纵第五、第六支队向孙仲文部发起进攻,将其全部消灭,当场击毙孙仲文。

1940年5月,上级党组织决定,以盐山县的一个区和乐陵县的三个区组建靖远县,纪念杨靖远烈士。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杨靖远名列其中。


“边区慈母”马振华


马振华,1905年出生在河北省盐山县后韩沙洲村。高小毕业后,他回村办起了一所贫民学校,并依托这所学校,组织农民群众与地主老财进行斗争。1931年末,中共地下组织委托一名刘姓共产党员找到马振华,向他介绍共产党的性质和党的纲领。同时,还常和他研究发动群众同地主老财作斗争的办法。马振华听得入迷,逐步解开了他过去在斗争中常常感到方向不明、策略不清的困惑。1932年春天,马振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很快发展了几名贫、雇农党员,成立了后韩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1934年春,中共津南特委领导的庆云县马颊河罢河工斗争失败,许多党员被逮捕,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上级党委决定从基层抽调一批对党忠诚并富有斗争经验的党员,担任领导职务。马振华被调到中共津南特委任特派员,负责整顿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继续进行斗争。

七七事变后,马振华任津南特委(工委)组织委员。1937年7月15日,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在盐山县旧县镇宣告成立后,马振华任救国军政治部主任。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工作,抗日救国军初具规模,建立起4个团的编制,共1000余人。马振华建立了士兵政治课制度,在各团建立政治处,在各连配备政治指导员,加强政治工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这支部队成为冀鲁边区我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队伍。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津南工委在津浦铁路以东各县党的工作交给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省委派于文彬来到鲁北,与津南工委负责津浦铁路以东工作的马振华取得联系,建立了统一的党的组织——中共冀鲁边工委,马振华任组织部部长。

1938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区之际,马振华调到地方政府工作,任沧(县)盐(山)总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建立各级群众团体。1939年5月,冀鲁边区工委分建为津南、鲁北两个地委,马振华调任鲁北地委书记兼民运部部长。1940年9月11日晚,马振华在宁津县柴胡店区薛庄召开秘密会议,不幸被叛徒告密,敌人抽调兵力将薛庄层层包围。为掩护大家突围,马振华被一串罪恶的子弹击中。这位因建立共产党地方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工作卓有成效,而被人们誉为“边区慈母”的优秀党员,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1年6月,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决定,以宁津县长官到小店的南北公路为界,将宁津县划分为两个县,路西为宁津县,路东为振华县。1943年3月,又将两县合并为振华县。2014年9月,马振华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


精忠报国杨忠


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年出生在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1930年,杨忠带领2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了红军。同年5月,杨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一部组成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由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萧华率领,挺进冀鲁边区。当时,占据德平的国民党杂牌军曹振东部主动提出要求,希望八路军收编他的部队。“挺纵”领导决定将曹部2000余人改编为八路军济阳支队,并委派杨忠担任济阳支队政委。杨忠勇于进取,对曹振东晓以民族大义,有团结也有斗争;在曹部积极发展党组织,在各团设政治部主任,各营、连设政治指导员。这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以威胁利诱的手段拉拢曹振东,委任曹为山东保安第五旅旅长。曹振东接受了委任,但仍愿与八路军友好相处,并坚决挽留杨忠。经我军首长同意后,杨忠继续留在曹部工作,被曹部上下称为“杨代表”(即驻“曹五旅”的八路军代表)。虽然形势发生变化,但杨忠仍满怀信心、百折不挠地对曹部进行教育、争取、团结、改造的工作。

1939年底,杨忠离开“曹五旅”,担任八路军鲁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他是一个有能力、有胆略,工作泼辣、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军政兼优,能够开创事业、打开局面的好党员、好干部。尤其是他作战勇敢、沉着坚毅,每战必亲临战场、身先士卒的英雄气概,对部队有强烈的感染力。一次,鲁北支队集结在一处过春节,日军闻讯大举向我军奔袭,并出动飞机轰炸。炸弹投在了支队司令部驻地,炸塌了房顶,杨忠仍沉着地拂去落在桌子上的尘土,亲笔起草给部队的命令后,才和龙书金副司令员迈着沉稳的大步走出司令部。在中共鲁北地委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鲁北支队很快打开了鲁北抗战局面。

1941年2月,鲁北支队与津南支队合并建立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杨忠任政治部主任。中共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要求黄河南北的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以军事行动打通两区联系。1941年初,冀鲁边区组织了两次“打通”行动,均因受到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阻挠未能成功。7月末,杨忠率旅政治部机关、宣传大队及十七团一、三营,准备从惠民县的淄角、夹河等村之间穿过,向黄河北岸老君堂一带挺进,涉过黄河,与清河区打通联系。9月3日,部队到达徒骇河畔的惠民县夹河村、陈牛庄一带驻扎。日军侦知八路军的动向后,纠集惠民、周村等地日、伪军2000余人,在青纱帐的掩护下,于4日中午包围了夹河村、陈牛庄,并突然发起猛烈袭击。驻夹河村的杨忠命令部队向北突围。敌人的强大火力,造成我军不小的牺牲。杨忠又指挥部队与驻陈牛庄的三营汇合,遭到敌人的机枪、小炮阻拦。英勇奋战的十七团指战员在杨忠指挥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激烈拼杀,就在部队将要冲出险境时,一颗炮弹在杨忠身边爆炸,他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战士们,杨忠一声不吭,挣扎着爬向一片豆子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了缅怀先烈,1946年12月,渤海行署决定,将惠(民)济(阳)商(河)三边县改名为杨忠县。2014年9月,杨忠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


气贯长虹吴匡五


吴匡五,原名吴观志,1915年生于山东省阳信县城西后吴店村。他于乐陵高小毕业后,考入惠民县省立四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表示以武力歼灭日本侵略者收复国土之决心,他将名字“观志”改为“贶武”(为便于书写,后又写作“匡五”),后入聊城后期师范学校继续学习。

七七事变后,吴匡五所在的学校解散。为维持生计,他改学木工,居然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农村木匠。1938年9月,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边区,并在乐陵城举办军政训练班。吴匡五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前往乐陵城参加学习。训练班结束后,他先是到中共冀鲁边区特委机关报《烽火报》任编辑,不久,又调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民训科长。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党组织派他到陵县组建抗日民主政府。9月,他就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担负起带领陵县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重任。

他首先以曾被我八路军改编的当地民团十八团一部为基础,建立起他兼任大队长的县大队的雏形。他率领这支二三十人的武装在境内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组建群众抗日团体,改造旧政权,并着手组建区政府。到年底,县大队已发展到100多人,几个区的政权机构也相继建立。吴匡五白天带领县大队进行军事作战、开展工作;夜深人静时,他又在油灯下紧张忙碌,谋划全县的工作、武装的调配和群众的发动,还要为县报《怎样干》撰写稿件。

吴匡五本乃一介书生,战争知识缺乏,要领导好一个县的对敌军事斗争,困难很大。但他坚持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指导,坚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好的指挥员。1940年底,日本侵略者对陵县进行疯狂“扫荡”。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吴匡五领导全县开展破路斗争,纵贯公路挖成了七回八折的道沟,改变了平原地形,使敌人难以通行。为配合百团大战,他率县大队转入外线作战,在平原城附近拆毁津浦铁路,致使敌军用火车脱轨,并歼灭押车日军数十名。即使在陵县形势极度恶化、我军政机关不能在境内活动的情况下,他仍满怀必胜信念,在边缘地区坚持斗争。在坚持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吴匡五在已建立抗日政权的地方,实行减租、减息,推行合理负担等战时经济政策,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发展,陵县成为冀鲁边区二地委可靠的活动中心。

吴匡五具有舍己为公、不徇私情的优秀品质。1940年春,他的家乡阳信一带旱情严重,群众携儿带女外出乞讨。他的母亲也因生活无着,步行百里来到陵县。按说,她的儿子是县长,照顾逃荒母亲在陵县度过灾荒是办得到的,也是同志们和群众能够谅解的。可是,吴匡五却劝老人回了家乡。这年夏天,他的父亲病逝。吴匡五忍受着巨大的哀痛,去信让家人料理好丧事,自己仍然坚持在抗战的第一线。

经过艰苦的战争考验,吴匡五的威名在陵县与日俱增,敌人也胆战心惊。有的伪军讲:谁要不走运,出门碰上“五块五”(吴匡五)。敌人也千方百计妄图消灭吴匡五及其领导的县大队。1941年9月7日,吴匡五率领县大队在苏家庙子一带活动时,被敌人察觉,临邑等地的日、伪军将苏家庙团团包围。他指挥县大队英勇抗击,准备突破包围圈向临邑方向转移。但在激战中,身负重伤,抢救不及,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人生有涯,英灵不泯。为缅怀吴匡五的业绩,鼓舞人民继承遗志,1942年12月,冀鲁边区二地委、二专署决定将陵县更名为匡五县。1945年5月,在三官道为吴匡五烈士建墓立碑,以示纪念。2015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吴匡五名列其中。


金戈铁马的黄骅


黄骅,原名黄金山,1911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1941年7月,黄骅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春,日本侵略军为了巩固其后方,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加之连续几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冀鲁边区抗日军民的处境十分艰难。这年秋天,我军宿营在宁津张大庄一带,被敌人包围。黄骅命令警卫连用机枪掩护部队突围。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纵身跳入“抗日沟”,随手拔出二十响匣子枪,向敌人猛烈射击,同时大声命令:“机枪快撤,我掩护!”最后,我军突出重围,安全转移。

黄骅除了指挥打仗外,还不辞辛苦,深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常去饲养班、炊事班,询问战士生活有没有困难。1942年,有段时间机关的伙食搞得不好,黄骅就深入炊事班,当了一个星期的司务长。在他直接而又具体地指导下,生活有了改善,干部战士们都很满意。

黄骅与战士和群众的关系亲密无间。他不仅得到指战员的爱戴,老百姓也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帮助解决。黄骅是原则性很强的红军干部。他对时任教导六旅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在政治上悲观失望、消极动摇,在组织上拉帮结派、培植亲信,在生活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等错误进行过坚决斗争。

黄骅自强不息、勤学苦读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长途行军之后,还是在激烈战斗的间隙;无论在解放区,还是在敌占区,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学习。他有一个用白铁皮做成的小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同志们都称这是司令员的“学习箱”。由于他刻苦学习,文化程度、政治水平、思想修养、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他自己写请示报告、战斗经验总结、部队教育讲话,从不让别人代劳。黄骅对干部战士的学习也同样抓得很紧。他到冀鲁边区后,就发现司令部的文化学习不如政治部抓得好。为此,他专门召开会议,给大家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又让干部带头学习,对股长们严格要求,谁不好好学习,就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这样,司令部很快掀起了一个学习热潮,对部队的思想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3年,边区军民在区党委、行署、军区的领导下,积极准备夏季攻势。6月30日,黄骅在新海县大赵村召开侦察通讯工作会议,研究敌情,部署侦察通讯工作。会议进行到下午6时左右,军区手枪队队长冯冠奎(被收编的土匪头子),率队闯进会场开枪,黄骅当场殉难。

为纪念黄骅烈士,1945年7月,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将新海县正式命名为黄骅县。1989年,撤县设市,更名为黄骅市。黄骅市是我国现存7个以革命英烈名字命名的县市之一。2014年9月,黄骅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