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寺与京杭大运河

德州市政协委员、文史委副主任

王德胜

永庆寺是德州最大的寺庙。民国《德县志》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年),卧云山禅师创建永庆寺。永庆寺,本在运河西岸,元朝时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年(1412年),寺僧古峰移建到城内。之后,经过玉川、大川、大方、无极、因广等几任高僧同心协力,寺院规模不断扩大。景泰间,邑人张惠重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僧妙熙募化再修。明清时期,德州设僧正司,为政府专门管理佛教、道教事务的部门,长官为僧正,最初设立在州治的北面,后迁到永庆寺。

民国年间,永庆寺占地约13.3公顷,院落8进,院内古树参天,佛像数千尊,是德州僧人为俗家做佛事的场所,也是冀鲁佛事活动中心。它坐落于解放路二郎庙角的东南方向,在德州旧州署的后面,即现在德州第一中学校址所在地。主要建筑物都在中轴线上,山门三间南向,在山门对面是三间观音殿,进山门以后,就是天王殿三间,天王殿后面,连接一间殿堂,面对正殿——大雄宝殿。在正殿的前面,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在正殿的月台前面,左右各有高大石碑数幢。在院中东南面,有御碑亭一座,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在德州御书4种文字(汉、满、蒙、藏)的碑文,以昭武功。正殿的后院是观音阁,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像,像为铜质鎏金。阁上阁下有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佛像,都藏于1尺见方的佛龛内。在观音阁后面,还有一所像厅堂一样的小佛殿,名为净业堂,内有佛龛,供释迦牟尼坐像;另有卧佛一尊,是释迦牟尼的涅槃像。最后院是僧人的禅房和宿舍,都为青砖青瓦,院内花木葱茏。院西北角有土坯平房十余间,是佣人住所、仓库和牲口棚。

永庆寺里曾有一口大铁钟,高2米、底径1米,是元代遗物。传说,很久以前运河闹洪水,在大运河上游顺水漂来一尊铁菩萨和一口大铁钟,它们在水里一边漂荡一边说悄悄话:“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俺上德州,你上东光……”如此漂来漂去,铁钟靠近了德州大运河岸边,只有德州亲兄弟8人的人家才能把铁钟运上岸来,大铁钟就落在了德州永庆寺,铁菩萨则落在了东光县。永庆寺山门外的小狮子也很有很多说法,传说只要运河发大水,小狮子的眼睛里就会流泪,城里的人们也据此来判断水势。

1928年,原德县县长崔馨山将神像大部拆掉,把僧众赶往小关帝庙,改永庆寺为中山公园。

1929年设山东省第十二中学于此。1946年德州解放,僧众还俗,永庆寺为德州中学。解放后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就在大寺广场上,批斗了状元府的大地主王小二,同时砸了他家的武魁牌匾。1952年德州中学改为德州第一中学。1971年大雄宝殿拆除。如今重建的永庆寺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