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冉 郭程
“1963年,特大洪水沿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在四女寺镇破堤分洪,全镇党员干部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近日,作为亲历者,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村80岁的老党员王合平,站在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两河牵手”工程节点的最北端四女寺水利枢纽,为年轻党员讲述着61年前的抗洪故事。
四女寺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文化浓厚,因“四女孝亲”的故事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华孝德文化之乡”。作为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漕运码头,曾经商贾云集、游人如织,孕育了开放与包容的运河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郭鲁、宋景周、李兰亭等一批革命先烈,其中郭鲁早年投入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投入铁路事业,将多年省下来的个人积蓄捐助家乡,修建郭鲁小学,生动阐述着家国情怀。这些革命人物事迹、红色资源、历史文化,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本土教材。
四女寺镇积极挖掘革命精神、孝德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资源,把一些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红色场馆、历史文化场所等打造成为党员教育现场教学阵地。建成郭鲁纪念馆、宋景周革命烈士纪念馆、德杰国防红色教育基地3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孝女祠1个家风教育阵地,四女寺水利枢纽、老船闸2个运河文化教育阵地,六三分洪广场、牛角峪2个抗洪精神教育阵地。
依托教育阵地,实施科学化布局,形成以红色研学为主题的现场教学路线,采取“外引+内育”精心培育师资,打造一支包括县委党校讲师、乡镇领导干部、老党员的师资队伍,确保现场教学点有人管、有人抓。同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堂+现场教学+研学实践”相融合,推出了专题式辅导、场景式教学和沉浸式体悟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在运河边、展馆、枢纽旁开设专题讲堂,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体验等环节,促进学员的学习内化和成果转化。
今年以来,四女寺镇开展现场教学5次,培训党员400余名,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优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