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德州日报》的故事

□李玉胜

倏忽间,《德州日报》已经35周岁了。我与日报结缘,也足足有32年时间。

虽然我与日报的至真“情缘”,是因了自己的新闻情结和多年从事地方新闻宣传工作的缘故,但我被《德州日报》采用的第一篇稿子,还真不是新闻作品,而是一首题为《花儿》的短诗。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记忆中大概是1992年八九月份。也正是从那年开始,我的新闻稿件频频见诸日报各个版面。

因为稿件往来的缘故,有幸与当时的各版面编辑,像崔宇山、王凤春、孔瑗、陈燕等几位主任,蒋晓萍老师、已故的毛焕章主任,以及现在已荣任报社社长的赵红卫大姐、副总编辑的朱爱国老弟等熟络起来,得到他们的悉心帮助。

也正是因为经常在日报及其他各类报刊“露脸”的缘故,很快引起乐陵市委宣传部的关注。1995年6月,我作为特殊人才,调入乐陵市委宣传部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从一名农民通讯员,直接进入市直机关工作,我知道,除了当时乐陵市委、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惜才垂青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得益于《大众日报》《德州日报》等媒体的厚爱和培养,尤其是《德州日报》的诸位领导和编辑老师,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提携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进入宣传部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后,和日报打交道就更频繁了。尤其是担任新闻科长、分管内外宣工作的副部长期间,几乎天天和报社的编辑通电话,每周至少往日报社跑一趟,不是送稿就是催发稿件,抑或就某一新闻线索向编辑汇报、讨教,商量采写角度和表现手法。那时候,晚上十一二点钟电话打扰夜班编辑老师和领导是常干的事儿。现在想来,尚有些许惶愧和暖暖的感动。

这么多年下来,历届报社领导、编辑老师们给予我的关爱和帮助,可以说数不胜数。

乐陵是金丝小枣之乡,自1989年开始,每年9月份,都要举办一次小枣文化节。我自从进入宣传部,就年年参与这一重要宣传活动的策划和稿件采写。说实话,对于这样的重大宣传,我每每都是绷紧神经,生怕哪里出现失误。幸得报社领导和编辑老师们的倾力帮助,连续这么多年的集中宣传,从没出现过任何纰漏,且每每收效都不错。

我刚刚担任分管乐陵市内外宣工作的副部长不久,有一天,去向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领导突然对我说:“玉胜同志,咱们的任何一项工作,干好很重要;干好了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同样重要。譬如像《大众日报》《德州日报》这些党报党刊,我再忙也要天天看。《德州日报》的头版,我尤其关注。”我明白,领导这是委婉对今后的外宣工作指方向、提要求呢!事后不久,借到报社参加特约记者会的机会,我跟时任总编辑的赵红卫大姐汇报了这个与书记见面的“故事”,豪爽仗义的总编大姐爽朗一笑,说:“书记言外之意不就是要求你们多在《德州日报》一版发稿么?你们本身的稿子水平就一直不错,以后多研究题目,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咱多写多发就是了!”那以后,我们在稿件采写方面努力提高质量,总编大姐也确实很关照,时常在一版给我们“吃个偏饭”,以利我们圆满“交差”。

岁月匆匆。不觉间,《德州日报》已迎来35周岁生日。而立又五,正是意气风发、蒸蒸日上的好时候。而我,也已由当年那个视文字如命、以做好一方宣传工作为己任的热血青年,渐入“耳顺”的人生阶段,自觉人生越来越淡然、越来越沉静。原来的许多生活习性,似乎都在悄然而变,唯有一个习惯始终未变,那就是读书、看报,并偶有所思所想“跃然纸上”。晚饭后,每每习惯性沏上一杯酽茶,然后斜躺在书房的沙发上,边品茶边仔细品读当天报纸上的每一条新闻,那种感觉,恍若和一位多年的至情挚友在天南地北地仙聊神侃,亦如在聆听一位情深意厚的师长的谆谆教诲……

(作者系乐陵市文联主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