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不断完善链条 倾力打造产业“芯”地标

我市不断完善链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起步”到“起势”——

倾力打造产业“芯”地标

德州天衢新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记者 路龙帅 摄

□本报记者 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 曹修东 陈前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一号产业”。近年来,我市强化标杆引领,突出产业培育,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从“起步”到“起势”的良好势头。

壮大规模提升产业标识度

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有规上企业174家,较上年增加51家;1至5月实现营收147.02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集成电路企业达35家,包括规上企业11家,1至5月实现营收31.89亿元,同比增长30.58%。

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异军突起是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孙洪魁说,产业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3年到2018年,为起步期,外资芯片封测企业威讯联合半导体的落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第二阶段从2018年到2021年,为成长期,与中国有研科技集团牵手,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项目投产,实现了国产自主品牌“德州造”;第三阶段从2021年至今,为加速起势期,2022年我市将集成电路产业扩展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研集团先后投资97亿元在德州建设7个项目,英望科技等一批下游终端应用企业聚集,实现“多点开花”。

2018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市与有研集团牵手,合作建设集成电路生产基地。2020年10月16日,山东有研半导体8英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项目实现量产,解决了我国集成电路关键配套材料“卡脖子”难题。此后,有研艾斯12英寸硅片项目和有研亿金高纯溅射靶材项目相继投产,进一步延伸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条,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水平。

伴随“有研系”的落子布局,越来越多的链上企业、服务企业关注德州,英望科技、华威手机、北京同源微、鲲程电子、恒芯电子等高端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产业发展的“芯”高地正在加速隆起。孙洪魁介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增加值占比实现连续倍增。

四链协同培育营商好生态

5月31日,天衢新区管委会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50亿元的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新区。

该项目作为先导科技集团延链补链的新项目,可通过砷化镓材料实现芯片、器件、模组的全链条生产,属于第二代半导体领域的“链主型”项目。去年7月,在广东清远驻点招商的一次活动中,天衢新区投资促进部副部长张勇了解到先导科技集团正在谋划一个新项目,他敏锐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重大机遇,便带着团队成员赶到先导集团总部拜访。此后,市、区领导多次与先导集团对接沟通、深度交流,终于促成项目合作的实质性进展。

引进只是第一步,要想项目“落得下”“留得住”,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服务。我市大力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四链协同”,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做实产业链链长制,优化营商环境。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产业链链长,推进产业链实体化运作,绘制产业发展图谱,编制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加大产业招引、项目培育力度,不断优化助企服务。

精准搭建政校企平台,推进人才供需匹配。我市充分发挥职教优势,深化政校企合作,把工厂搬进学校,既为产业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也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管理文化,实现无缝衔接。目前已开设联合培养班次53个,培养产业人才3000余人。

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通产业创新链条。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与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20余个专家团队合作,通过“企业出题、政府接题、院所解题”方式,打通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链条。

打造基金支持体系,金融赋能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前期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我市推行“一链一投行、一链一基金”做法,组建全省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联盟,设立了总规模35亿元的10只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扶持集成电路龙头企业。

以先导集团为例,供地组卷上报环节涉及部门多、手续繁杂,按照正常的办理时序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天衢新区重点项目办公室采取全程帮办、跟办服务的方式,仅用1周时间便完成了该环节各项工作。这出乎了先导科技集团董事长朱世会的预料,他坦言:“德州营商环境一流、服务保障全面,是一个适合投资的好地方。”

威讯联合半导体(德州)有限公司一季度营收实现14.3亿元,同比增长106.96%,入选了2024年全省首季开门红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崔荣霞说:“公司落户德州,看中了这里营商环境好,部门协同办事效率高。”

聚链成群隆起发展“芯”高地

7月14日,在临邑“侗芯谷”电子信息产业园6号厂房建设现场,正音电子(德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庆向临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峰介绍情况:“已有3条SMT生产线达产,我们本着边建设、边进设备、边生产的原则,压茬推进,力争今年10月全部竣工达产。”

“侗芯谷”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我市为促进“一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的专业载体平台之一。据赵志峰介绍,“侗芯谷”产业园投资52亿元,基于半导体产业及行业企业集聚发展规划建设。现已引进芯邑半导体封测等7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天衢新区规划了“两区+四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各类关联企业沿链落子聚合。“‘两区’是集成电路产业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区,各自招引的主攻方向分别是半导体材料、设备制造、封装测试等类型项目和半导体功率器件及模块制造、智能终端产品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四园’是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手机制造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园。”天衢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全区抢抓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延链招引了近20个项目。目前,深圳英望科技年产800万台手机整机项目已投产,广西华威年产1500万台手机整机项目即将投产,将带动显示模组、光学透镜、手机电池、壳体注塑等7家配套企业落户。

有研已形成年产6英寸硅片240万片、8英寸硅片156万片的产能,分别占国内市场的20%和10%;恒芯电子营收突破10亿元,产品畅销28个国家和地区;华科半导体与乌兹别克斯坦企业签署传感器芯片“两国两园区”项目;凯帝斯、奥链、远景等一批本土企业加速成长,成为业内领先企业……目前,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覆盖单晶硅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智能终端等环节,通过“四链协同”推动沿链而进,电子信息产业正加速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围绕延链、强链,我市将加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孙洪魁说:“一是做大封测,提升先进封装产品产能。在威讯联合半导体基础上,推动芯邑半导体、华科半导体等功率器件封装测试及传统封装生产线发展。二是做长链条,壮大电子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龙头企业规模,招引头部整机企业,壮大德州电子产业集群。三是聚焦新质生产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发展,带动相关软件、硬件、平台等上下游企业落地和本地相关产业发展。”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